(一)商品之间真正的自由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竞争
理论上而言,技术竞争之所以是商品之间其他竞争手段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依据:
1.技术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商品生产技术较先进时,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有利于企业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占据优势。就此而言,技术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价格竞争是技术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2.技术竞争是商品营销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就商品营销竞争而言,只有商品具有自身特殊的使用功能以及价格优惠条件,侧重于销售前的企业商品营销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决定商品是否具有自身特殊的使用功能以及价格优惠条件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只有企业拥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才能提高商品的性能,并且在技术壁垒的作用下,使商品的性能在较长时期内呈现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增加商品在售前营销中的市场吸引力,提高商品的市场份额。只有商品生产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有效地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商品在营销中的价格优势。就售后营销而言,如果由于商品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从而导致商品在消费过程中经常损坏,则一方面将会增加商品的售后维修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对于商品的售后营销服务造成负面影响,就此而言,在商品售后营销过程中,技术竞争同样是商品售后营销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3.技术竞争自身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从技术竞争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来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增加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理论上而言,在技术专利保护条件较好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先进的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超额的技术垄断利润。从实践中来看,技术竞争条件下超额利润的获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市场需求没有饱和的条件下,生产技术先进的企业凭借其较低的成本优势,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二是对于一些市场需求潜力大、商品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的商品生产而言,企业可以凭借其较高的生产技术,在供求规律作用下,获取超额利润。
总体来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商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从市场自由竞争的决定因素来看,技术因素在自由竞争市场中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将技术竞争作为市场自由竞争切入点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鉴于技术因素在市场自由竞争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当前要通过技术竞争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理论上而言,基础教育对于一国国民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技术进步创造基础性条件。为了使基础教育得到很好地发展,一方面国家要加大财政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从事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从事基础教育教师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安心教学;另一方面,应通过免费义务教育的方式,扩大本国公民接受基础教育的广度,最大程度地提高本国公民素质。对于大学教育而言,由于大学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专业知识的传授,因此,要使大学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成为技术创新骨干,就必需着力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相对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数量而言,大学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办学质量。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在高等学校适度控制招生规模的条件下,一方面要提高高等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使他们安心教学;另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使那些成绩优异的学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使高等教育通过一大批优秀而敬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优秀而勤奋学生群体的培养,为技术创新做好必要的人才准备。
第二、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大量的技术工人。从技术进步的特殊性来看,其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一方面需要高深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先进的工艺技术来将这些高深的理论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技术在自由竞争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大量的技术工人,从而为先进技术的运用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力度,为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创造有利条件。理论上而言,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因此,虽然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在实践中与企业技术进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技术进步的源头分析,没有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就没有技术的重要变革和突破。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科学研究不直接创造财富,因此,要发挥技术竞争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主导作用,就必需加大财政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通过基础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为新技术和新发明的不断涌现创造基础性条件。
第四、普及科普知识以及加强人文文化修养,创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以及人文文化的发展环境。理论上而言,一定时期社会的技术进步,既与专业的知识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水平有关,也于社会的科学研究氛围有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技术进步不单纯地表现为理工科的物理和化学属性的技术进步,而是表现为理工科与文科交融的包含物理、化学和创意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进步。为了更好地推动现有生产力发展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就必须普及科普知识以及加强人文文化修养,创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以及人文文化的发展环境,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官办、民办或官民合办的科普机构以及人文教育机构的发展,增加公民的科普知识和人文知识,提高公民的素质,陶冶公民的操情,为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