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要评点四大名著?


 我为何要评点四大名著?

1,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阶段,现实中存在浓厚的''水浒气''''三国气'',中国转型最大阻力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有三个层面,一,习俗与生活方式,二,体制 三,理念。
2,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想通过评点四大名著,对传统文化作一番清理,清理取舍的标准,则是现当代先进文化。
 
一,什么是正确文学评论标准?
    当今中国文坛,文学评价标准多种多样,众说纷纭。
一,思想性第一,強调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笔者认为不妥。
    1,思想性第一很容易使文学变成宣传品,丧失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中国在这方面有太多深刻的教训。例如,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和一批长篇小说,就是思想性挂帅,公式化,政治概念化创作的典范,这些作品己丧失文学的价值,成为宣传品,其教训应是十分深刻而久远的。但在非正常时期[如战争,革命时期]出现红色文学有特定的合理性,但只是特定短期文学现象。
    2,思想性第一,容易使作品成为某种思想的传声筒,使文学丧失作为文学的独特性。
 
二,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商品社会,金钱对文学的伤害越来越大,主要为,消费文学,文学创作的着眼点是吸眼球,离奇,性,怪涎,神怪等吸引眼球元素,成为作者写作重点..... .....
    但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出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满足了社会多元文学需求,要注意对此类文学引导,避免走入旁门左道。
 
    拨开这些纷乱的文学观,什么才是正确的文学评论标准呢?
    笔者认为;
一,艺术性第一。什么是艺术性?就小说而言,是人物刻画,情节,布局结构,文字等。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不是其它,首先是其艺术性特征。
 
一部小说,如没有成功的人物刻画,情节,布局结构,富有特色的语言,是不会吸引人的,也不具有文学价值。以《水浒传》为例,《水浒传》主要描写了108将的人物个性,有些类似人物的个性描写,极难写出其个性差别。
1,《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在相互的比照映衬中,更趋丰富完善的。作者有意识地给人物以配对搭档的安排,使二者相映成辉或各显特色。朱仝和雷横是一对,都是郓城县的都头,遇事总是一起出场。他们有两次大的合作行动,即捉拿叛贼晁盖和杀人犯宋江。两人都与晁、宋朋友交厚,出于义气也都有放走晁、宋的心意。然而表现在具体的行事动作中,却是朱仝处处高过雷横一着,不露痕迹地放了人又见了情。显示出“朱仝巧、雷横拙,朱仝快、雷横迟”的不同个性特色。《水浒传》中运用比衬手法,使人物性格刻画做到“同而不同处有辨”,其艺术手法的成就是十分突出的。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写出人物性格,正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体现。《水浒传》作者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典型,无疑地应是明初文坛上,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成熟的一面光辉旗帜。
    《水浒传》同时也是毒害最大的小说,这由于作者错误的审美观,价值观所致。
    例如,一,,暴力就是一切,暴力可摧毁人的生命,可掠夺私有财产,囯有财产,可摧毁社会体制等,总之,拥有暴力就拥有一切。
    武松的每一次出手都无正当性。从一开始,武松的出门避祸,就没有正当性。智取生辰纲。刘唐给晁盖送生辰纲情报时,说的是“送一套富贵给他。”吴用拉三阮入伙时,说的是“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最恐怖的类型,孙二娘无疑是代表。她的暴力完全没有任何的正当性,而且是最为恐怖的。明明谁都不欠她的,可是她却无端地就可以去害人性命。
    
2,以赞美笔调描写病态人格,武松是个斗狠病态人格,他本是国家公职人员,应努力做好份内事,成家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他偏爱喝酒打架,动不动就说,我认得你,不知我拳头认得你?好勇斗狠,作者用了整整十章刻画他的''英雄事迹'',却看不到武松有爱情婚姻等正常人的生活要求的描写。最浪漫病态的类型。这应该以鲁智深为代表。鲁智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给人一个很浪漫的感觉,他确实也打抱不平,可是,他所帮助的对象却基本上都是小美女。李逹是杀人病态人格,李逹出身贫苦,是个粗人,他勇敢无畏,总是冲锋在前,抡起两把板斧,排将砍去,他多次砍杀无辜百姓,如果不是宋江多次喝止他,他不知要砍杀多少人,。
3,义气与圈子文化,义气高于生命,梁山兄弟讲义气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义气,使大哥就是一切,国法可以踩脚下,义气使人丧失理性,不讲是非,以身犯法。
    小圈子难免眼光很狭隘,圈子之内皆兄弟也、圈子之外皆可杀也,换言之,如果是朋友,我就不论是非都为你两肋插刀,如果不是朋友,我就不论是非都在你两肋插刀。
    強调艺术性第一,可以抵御金钱等因素对文学的侵犯,保持文学的独立性,独特性,中立性。
    
    文学评论第二条标准是真实性。
    就小说而言,真实性有两个方面,
1,人物的真实性,文学是人学,因此要全方位,立体的写人物,不能光写人物的高,大,全,要写出正面人物的阴影面,也要写出负面人物的闪光面,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写人物,如果能挖掘出人物人性的深度,就更好。
2,环境的真实性,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所生存的环境。描写环境的真实性,1,环境是人物性格产生的土壤,2,是反映人物当时的生活真实。
    例如,如描写文革时期,如写人们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害怕被打成反革命,就是当时的生活真实。如写文革人们笑容灿然,坦坦荡荡的过日子就不是当时的生活真实。
    文革中有一种理论要求作者写出本质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试问;没有生活真实,哪来本质真实?所谓本质真实论,其实就是要求作者去粉饰生活,歌功颂德而己。
 
第三条标准是思想性,就小说而言,是作者通过人物刻画与故事所表现的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主题思想。
    例如,《水浒传》中李逹,他是个杀人恶魔,他常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战斗中,他挥舞一对板斧,排将砍去,许多无辜百姓,命丧他斧下。作者用欣尝,赞美文字描写李逹,其实,李逹除了孝心,想接老母去梁山享福值得肯定外,这个人是应否定的杀人恶魔,但在作者錯误的审美观下,李逹被写成忠于宋江,勇敢无畏,憨直可爱人物。
    再例如,《水浒传》中,黄文炳是个忠于职守的国家官员,因揭发宋江写反诗,本应有功于国。但在作者笔下,宋江写反诗反成英雄,黄文炳反成奸人,最后被宋江所杀。整部《水浒传》,连皇帝都及时寻乐,寻花问柳,难得黄文炳这忠于职守官员,也被诬为奸人,大宋江山哪有不亡之理呢?!
 
关于创作方法,使用何种创作方法与作者的风格,爱好,个性有关.创作方法无高下之分,创作方法与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思想感情有关。
    现实主义常采用写实为主,浪漫主义常采用夸张,比喻,神化,幻想等手法。
    以四大名著为例,《水浒传》以现实主义为主,[三国演义]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西游记]以浪漫主义为主,[红楼梦]以现实主义为主。
    
四大名著按艺术性,真实性,思想性,排名次,笔者排列如下;
艺术性,1,[水浒传]2,[红楼梦]3,[三国演义]4,[西游记] 
真实性,1,[水浒传]2,[红楼梦]3,[西游记]4,[三国演义]
思想性,1,[红楼梦]2,[三国演义]3,[西游记]4,[水浒传]
 
说明,创作方法无高下之分,所谓为主,是指在主要之外,也有其它创作方法混杂其间,不过主次之分而己。
 
排名说明;[水浒传]为何在艺术性列第一,因为作者写出了108将的个性细微特色,人物刻画水准举世罕见,既使在世界文学中也不多见。结构布局适合人物与故亊发展,语言文字又口语化,个性化,准确,易记易懂的平民语言。被称为中国首部白话文小说。
   艺术性列第二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刻画也颇见功力,大观园众多人物也各有特征,结构布局精致复杂,但语言过于雅,不太易记易懂,传播力显然不及[水浒传]。
   艺术性列第三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也刻画出众多人物,但有思想大于形象的毛病问题,结构布局也很有功力,语言也通俗易懂,因此,排第三。
    艺术性第四为[西游记],[西游记]描写的主要人物不多,刻画人物也有相当功力,利用神魔的表现方法.反讽专制社会的腐朽黑暗,表现方法使人容易接受,生动有趣,雅俗共偿。
    但结构为单线式,较容易把握,不少妖怪似曾雷同,不少情节,似曾相似。
 
再谈真实性,[水浒传]列第一?真实性内含两方面,1.人物真实,2,环境真实,先看人物真实,可以说作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写出了人物细微差別与人物神态。再看环境真实,作者每处环境描写都与人物活动相适应,因此列第一。
   真实性第二为[红楼梦],作者描写做到了人物真实与环境真实,比[水浒传]略逊一点。
   真实性第三为[西游记],[西游记]因是神魔表现方法,人物真实与环境真实均达到作者神化意境内的真实。 
   真实性第四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在人物真实方面,为了突出孔明智慧,将孔明过于拔高,写得''近妖''了,过于美化刘备集团,过于眨损曹魏集团,因此,在人物真实与环境真实减分不少,列第四。
   
   思想性,应表达作者所处时代社会先进,正确价值观。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要求古人,因此,前提是
作者所处时代社会,重点是先进,正确价值观。就是作者所处时代社会先进,正确价值观。
   思想性列第一为[红楼梦],作者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的先进价值观,虽然作者用悲剧结束故事,作者也不知道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但作者的价值观在作者所处时代,无疑是先进,正确价值观。
    列第二为[三国演义],作者通过刘备,孔明等人物刻画,表达了行仁政爱民的理想,通过挟天子以令诸候曹操等人物刻画,批判了乱臣贼子.这种以民为本思想,在作者所处时代,无疑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在当代也有较大借鉴作用。
    列第三为[西游记],[西游记]表面看是神魔小说,但实质上是一部反讽当时社会的反讽小说。其批判锋芒直指社会高层,皇帝,大臣,社会名流,社会体制。无疑,作者的价值现在当时所处时代,具有先进性,正确性。
    列第四为[水浒传],作者价值观,思想是多元的,复杂的.作者一方面描写''贪官逼官反''的正面典型,如林冲上梁山,宋江复杂的性格描写等等。但作者又宣扬了错误观念,例如,一味赞美暴力,欣尝病态人格,鼓吹义气与圈子文化等等.此处不多写,笔者有专论[水浒传]文章,文章名[水浒传,就象一条河豚魚]。
                          第一稿2016年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