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的另一面
我对马歇尔(1842-1924)怀有深深的敬意。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是现代经济学体系最主要的构建者。我所接受的经济学知识,大部分来自或者渊源于他的贡献。可是,对于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我素无好感。
最初是因为他的书很难读。经典都难读,因为深奥所以晦涩,因为抽象所以难懂。可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另一种难读。我是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之后很久才阅读《经济学原理》的,对于其中的基本理论已经大致理解了。马歇尔的叙述实在有些奇奇怪怪,那些简单的理论,原本可以很通俗很直接地阐述的;可他总喜欢绕来又绕去,循循环环,反反复复,东拉西扯,核心思想像是用包装纸包上一层一层又一层。读他书就像是走迷宫,或者像猜谜语。我相信一个人的文笔与个性具有一致性,那些文笔简洁优雅的作者,个性应该是阳光积极的,就像休谟一样。斯密在写《道德情操论》的时候是阳光的,到写《国富论》时候就变得有些孤僻而偏狭了。凯恩斯也发现了马歇尔的晦涩。他说,因为马歇尔心理素质不是很好,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在叙述的时候就希望做到尽可能周全,尽可能完善。这样的结果就是晦涩难懂。马歇尔害怕批评和商榷可能是事实。他一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又有着极强的理论创造力,可是他的论著却很少。出版《经济学原理》的时候,马歇尔已经是英国经济学界的霸主了,而且这部著作只是他庞大写作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只是“第一卷”。但他后来实际上没有写出更多的东西出来。马歇尔更喜欢通过讨论或者教学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这固然是所谓的“剑桥的口授传统”,同时也是马歇尔担心公开发表带来麻烦的权益之计。
我后来读马歇尔传记,读边际革命的历史,了解了更多的作为一个人的马歇尔,了解到马歇尔更多的另一面,心理上就越发对他排斥了。马歇尔年轻的时候,英国经济学的掌门人是杰文斯(1835-1882)。1871年,杰文斯出版《政治经济学理论》,系统阐述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维也纳大学的门格尔和洛桑学院的瓦尔拉斯一起推动了边际革命。杰文斯大学时学习的是化学,后来到澳大利亚一家金矿公司做工程师。闲暇之余,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得出关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某些结论。杰文斯给他哥哥写信,阐述了相关思想,并说自己这一发现足以掀起一场革命。1862年杰文斯回国,向皇家学会提交了关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论文;1866年,还正式发表了一篇论文。马歇尔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要更晚一些。马歇尔大学读的是数学,因为对贫困问题感兴趣,在西奇威克的指导下投身经济学学习和研究。马歇尔正式学习和研究经济学是在1867年,那时候杰文斯的思想已经成熟了。马歇尔对边际效用价值论很感兴趣,他最初的研究实际上还受到过杰文斯的启示。后来,马歇尔建立了完整的综合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就开始对杰文斯的工作不满,并声称自己才是英国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建者。马歇尔不断在课堂上,在私人通信中,在讲座上声称自己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优先权”,迷惑了很多人。凯恩斯在给马歇尔写传记时也偏袒了马歇尔。凯恩斯说,杰文斯就是那样一个人,让在他屋里看着水壶烧水,水一开他就蹦蹦跳跳大喊大叫,“水开了!水开了!”马歇尔不这样,看到水开了他就琢磨起蒸汽的运动。凯恩斯显然是在拉偏架。不客气地说,杰文斯看到水开了的时候,马歇尔还在打瞌睡呢。杰文斯是个坦坦荡荡的君子,不在意所谓的“优先权”;他的意思是,既然你说是你的,你就拿去吧。马歇尔自己倒是挺当真。他的侄子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到处宣扬自己伯父的“优先权”。优先权的争论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风尚,不过马歇尔来跟杰文斯争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优先权确实有些过分。从《经济学原理》的内容来看,马歇尔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过很多很重大的创造性贡献,凭借那些贡献,他完全可以青史留名了。不需要多一个实际上并不属于他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
马歇尔挑起与杰文斯的斗争,可能有着其他方面的动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马歇尔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而那时,杰文斯还是英国最有影响,地位最高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希望自己早点取代杰文斯的霸主地位,而争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优先权”正是摧毁杰文斯霸主地位的有力攻势。很显然,杰文斯是凭借边际效用价值论而奠定在英国经济学界的霸主地位的,如果他实际上并不是英国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最早阐释者,他的学术地位也就消失了。马歇尔的这一心思显得很不厚道。马歇尔对杰文斯的攻击还有其他方面。在经济学历史上,杰文斯是边际分析方法的重要贡献者,也是极力主张经济学的数学应用的重要经济学家。杰文斯甚至认为,经济学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数学的性质,所以数学方法是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杰文斯的这一观念对之后经济学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马歇尔对杰文斯的这种主张持反对的态度。马歇尔认为,就一门与人的行为相关的科学来讲,思想比之技术,知识比之工具,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数学可以成为经济分析的工具,但不能替代经济分析。相对于技术和工具而言,思想和知识有着明确的优先性。为了表示对思想和知识的尊重,在马歇尔的著作中,所有的数学公式和图表,都放在附录当中。就经济学中的数学应用而言,马歇尔的态度要比杰文斯更加客观和明智。但是,后来影响经济学潮流的,实际上是杰文斯的观念。马歇尔是学数学出身的,他的数学功底要远远强于杰文斯。马歇尔对杰文斯的数学应用进行了嘲讽,说杰文斯应用数学研究经济学,就像小孩穿着武士的铠甲一样。
马歇尔与杰文斯的冲突,除了马歇尔试图尽早取代杰文斯的地位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对约翰·穆勒的态度就是其中之一。杰文斯的思想,属于英国经济学传统中数学或者技术的分支,其源泉来自西尼尔等人。杰文斯因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而获得大学教职,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那时政治经济学的通用教材是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穆勒的理论,杰文斯本来就不认同,其过于宽泛的内容更令他无法容忍。杰文斯的教学效果很槽糕,他为此而经常失眠。杰文斯为此对约翰·穆勒深恶痛绝,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最后几页,杰文斯声讨了权威对学术进步的阻碍,那个“权威”其实就是穆勒。马歇尔对约翰·穆勒的态度则相反。当初马歇尔准备进入经济学领域,西奇威克向他推荐的就是约翰·穆勒的著作。马歇尔的经济学学习和研究,就是从约翰·穆勒开始的。他最早的那些论文习作,都是探讨约翰·穆勒著作中的问题的。马歇尔后来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建立微观经济学的综合体系,实际上就是用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和整理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或者说,马歇尔所建立的体系,实际上就是约翰·穆勒和边际学派的综合。约翰·穆勒是马歇尔的思想来源,是马歇尔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马歇尔对约翰·穆勒怀有敬畏和感激之情。西奇威克说,马歇尔对约翰·穆勒怀有一种父亲般的敬意。出于这样情感,马歇尔对杰文斯轻慢约翰·穆勒而表达愤慨也就情有可原了。
无论如何,马歇尔出于某些迫切的自私欲望,对前辈经济学家缺乏敬意,是不值得同情的。其实,杰文斯是一位谦谦君子,是一位诚实而坦荡的经济学家。1877年,马歇尔因为与玛丽·佩利结婚而被剑桥大学开除。正是杰文斯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将马歇尔介绍到布里斯托尔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的。马歇尔对待杰文斯的态度确实让人心寒。后来,杰文斯也没有怎么阻碍马歇尔上升的步伐。1882年,杰文斯在一次游泳时溺水身亡,早早给马歇尔让出位置。马歇尔个性或者观念中的另外一个阴暗面更加让人不齿,那就是他对妇女的歧视。马歇尔对经济学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1903年在剑桥大学开始经济学学位独立考试。也就是说,经过马歇尔与西奇威克的长期努力,终于有了经济学学位,这是经济学学科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在此之前,经济学只是学习历史和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创建经济学学位考试制度的马歇尔却阻止女生参加经济学学位考试,他坚决主张不能向女生授予经济学学位。据说,马歇尔这一反动思想来自他人生的一段经历。某一年他到美国访学,在此期间他母亲生病去世。马歇尔将母亲的去世及生病期间得不到很好照顾理解为他的姐姐作为职业妇女没有能够在母亲身边侍奉,尽到子女的义务。当然,深爱母亲的马歇尔也有着内疚之情。马歇尔由此对妇女介入正式职业存排斥心理。在他理想中,妇女就应该是家庭妇女。现代经济学主张自由和平等,其创始人居然有着歧视妇女的卑劣思想,确实令人玩味。马歇尔歧视妇女的心理后来发展得有些变态。他的第一部著作其实是与夫人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那时玛丽·佩利在一所夜校任教,受命写作一本适于夜校教学的教材。这部教材是由马歇尔和佩利共同完成的,共同署名。后来,马歇尔为自己曾经与一个女士共同写过一本书而懊悔。在他的反动思想里,妇女是不适于从事学术工作的。他反对授予女生经济学学位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再往后,《经济学原理》出版之后不久,马歇尔就将其改写,出版了一个缩写本,书名叫做《产业经济学概论》,其目的就是要在市场上将他与佩利合写的那本《产业经济学》覆盖掉。他的居心实在阴暗。
马克·布劳格讲到凯恩斯为马歇尔所写的优美的传记,说凯恩斯一开头就犯了错误。关于马歇尔的家族背景,先说是贵族,后又说是贫寒家庭;关于马歇尔父亲的职业,先说是银行家,后又说是贫寒的小职员。其实犯错误的不是凯恩斯。因为马歇尔给凯恩斯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凯恩斯就只能得出错误的认识。而马歇尔之所以提供矛盾的信息,只是因为他虚荣。
马歇尔作为一位经济学家是伟大的,但作为一个人,很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