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大佬”们给忽悠了


    端午小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沪深股市纷纷大幅低开,尾盘均以大跌报收。其中,上证指数暴跌3.21%,再次告别2900点;深市方面,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6.03%,两市亦有超过200余家上市公司趴在跌停板上。

    但在小长假前,市场上并不乏看多的声音。比如有市场人士认为,节后市场将开始上攻3000点;更有乐观者认为将会开启牛市行情。这些看多言论不免让投资者感到振奋,但现实却给投资者当头一棒。事实上,本周一股市大跌已经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众多市场人士看好后市,无非是有几大利好支撑。比如纳入MSCI指数、深港通启动以及养老金入市等。继前两年之后,如果A股在今年真的能纳入MSCI指数,那么将为A股引入超千亿的资金,而且,随着今后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增加,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更重要的还在于,A股在受到全球投资者关注的同时,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将大增。事实上,这才是A股纳入MSCI指数的最大利好效应。而像深港通的启动,就像沪港通一样,同样会为A股引来活水,其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养老金入市问题,在被市场“炒作”了多年之后,养老金今年进场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此,某些人士看好A股,并非没有理由。更何况,当前A股处于3000点以下的点位。

    其实,除了市场人士之外,某些“大佬”亦在摇旗呐喊。如有私募大佬喊出了下半年A股千点大反弹的惊人之语,其理由无非是供给侧改革、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等,并且还需要超预期的政策“配合”。当然,这只是某私募大佬意想中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如果A股市场能够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中,休说是千点反弹,6124点的历史性高点也能“穿越”。

    私募大佬的千点反弹论似曾相识。此前,前海开源基金的杨德龙曾抛出过千点大反弹的观点,杨德龙认为上证指数将从2600点一线反弹至3600点一线。但实际上,上证指数连3200点也没有摸到,更别说什么3600点。而且,自今年4月下旬开始,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000点、2900点、2800点,市场人气也极度低迷。而至少到目前为止,杨德龙所谓的千点反弹,早已成为泡影。

    事实上,A股市场并不乏“预言家”。如每轮牛市行情中,总有人提前预测指数能够涨至多少点,像八千点、万点等论调早在市场上“流传”,至今也没有实现。此外,还有市场人士“擅长”预测指数的顶底,但“市场先生”往往会给予其一记响亮的耳光。

    A股市场20余年来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忽悠史。其中,广大中小投资者成为埋单方。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到私募大佬等,都曾经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忽悠者或图一时之快,或为了吸引市场关注博出位,但常常会损害其它投资者的利益。

    预测具体的指数点位或指数能涨多少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对于券商研究人员或公募、私募大佬的忽悠式预测,我们不妨抱着一种“欣赏”的心态面对,如果太当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