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袁一泓先生在《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一书中写的那样,房地产捕获了GDP、绑架了银行,更别提普通老百姓了。所以,尽管房地产的巨大泡沫人尽皆知,却无一人敢刺破这一泡沫,这无疑助长了房地产商的张狂无度与肆无忌惮。房价会不会下降,依然是个难以捉摸的谜。
袁一泓先生在该书的末尾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一个书生的建议”中,提及了修改法律及相关房地产制度,改革财政税收制度与政绩考核制度,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等具体措施。在我看来,这些建议不仅泛而空洞,在紧迫的现实面前苍白无力;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过分强调或者说夸大了政府在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中的作用,殊不知,房地产能形成今天如此巨大的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宏观决策失误的后果。
袁先生在该书中也认为,房地产过去的调控手段基本上是错误的(见P169)。本人认为,200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价格飙涨,经历了“沸腾”到“癫狂”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救市政策倾斜与4万亿的投资被扭曲流入的后果。从书中可知,从2003年开始,连续几轮的政府宏观调控尤其是2007年的“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已经使许多房产巨商陷入严重困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马上开始救市,10月份中央政府出台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减免税费、降低房贷首付,正式开始了房地产救市。同时政府开始大举借贷,逐步向市场注入了4万亿资金。正如读书会上王军教授所言:“连续多年的货币超发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由于股市的不健全,具有稳定投资收益预期的投资渠道狭窄,导致大批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抬高房价。”
正因为如此,本人认为,此次房地产泡沫问题的解决,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政府“好心办了坏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市场缺少不了政府,但政府宏观调控也必须在一定的限度按照特定程序进行。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调节资源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尽管有其弊端,却依然应当作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与调节的主要手段。中国在调控失误与货币超发等人为因素造就的房地产泡沫,交给市场去解决才是最好的选择。我国的刚性需求有多大,房价的真实价值就是多少。畏惧泡沫刺破后可能发生的情形,而人为地继续维持高房价不下跌,恐怕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成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取暴利创造条件。更何况,书中介绍到,经银行测试显示,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也不会出现大问题……当风险来临时,它们居然大多可以置身事外。
总之,本人认为,刺破房地产这个巨大的泡沫是迟早的事情。而刺破时间早晚的差别,则决定了我们整个社会最后付出代价的大小。更多信息访问www.gaopanlawy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