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主要注意


   文/陈益峰

  1、下葬时,先由孝子挖三锄,谓“开穴”; 葬穴挖成后燃芝麻秸“暖井”。

  2、安葬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五七需由孝女来做;安葬后要做百日、周年祭祀,以后归为常规祭祀。

  3、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大头低对大儿子不利,小头低对小儿子不利。

  4、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

  5、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

  6、老人弥留之际须穿“上路衣”,老人弥留之际亲人力求到场“送老(终)”。

  7、棺木一般都要在老人生前早早准备好。

  8、忌席上摆上三个菜,俗称过去死囚徒斩首前吃法。

  9、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黄鳝尾巴是尖的,是“绝尾巴”,用作祭祀恐怕要绝子嗣。

  10、装殓时嘴里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习俗,后代有含饭团

  11、忌给死者穿黑色衣服,会变成驴;死人忌以裘皮之类做装裹,恐怕来世托生兽类。

  12、死者棺内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上,头忌顶棺板,要隔以衣物。

  13、儿子为父亲一般要服丧三年;守丧期亲友互不拜年;守丧期忌走亲访友;守丧期穿白鞋。

  14、守灵时忌猫跳上尸体,以免尸体受吓抱住旁人,可使之抱住扁担解之。

  15、婴幼夭亡禁入祖坟;夭亡者忌葬于比祖坟高的地方,只能葬于低洼处。

  16、异地死亡得设法抬回家中,不得做“门外鬼”; “冷尸入村败到底”,身死异地者只能停尸于村外;凶死在外的,忌停尸于堂。

  17、办丧酒宴请亲友帮工,筵席散,禁忌言谢,不予挽留。

  18、参加完丧事仪式忌径直回家,须到其它场所兜个圈子;忌邀同去吊唁者到家中。

  19、忌死者尸体不僵,尸软后代不发。

  20、棺材下丧时,忌墓坑中有水,有垃圾污物。

  21、有丧事、火灾之家,7日内忌串门。

  22、挖坟井忌动土后又换往他处。

  23、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

  24、丧时忌流泪在尸上,否则该人将发疯。

  25、孕妇忌看喜丧事,切勿手触棺木,否则婴儿会夭折。

  26、忌流泪于夭折之婴儿尸上,否则再生者亦将夭折。

  27、葬期忌“重葬日”: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28、不许寡妇,产妇参加丧葬;女人不能上碑。

  29、再婚夫妻不同葬;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30、幼儿不能看葬礼、上坟,天灵盖未闭合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