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国和抵制肯德基之间的情感释放


在爱国和抵制肯德基之间的情感释放
 
李华新
 
这几天舆论场上关于爱国的话题热得发烫,激起了很多争论。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来说,爱国本应是一个最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话题,却引发了如此多的纷争,令人深思。爱国是一种本能的情感,人人都会有,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有人喜欢热泪盈眶地喊出来,有人喜欢默默放在心中,还有人喜欢用行动去表达……每一种朴素的爱国热情都值得尊重。但是,爱国不能是一种冠以爱的口号就可以任性所为的标签。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7月20)
 
在日前的南海仲裁闹剧中,我们同样看到了爱国主义的升华。针锋相对却不失道义制高点,激情澎湃而又有理有节,舆论场上,国家态度与民间立场同声相应,有理有据的坚定主张,为中国处理南海争端提供了民意基础和条件,也彰显了爱国主义的崭新层次。
 
 
如何爱国,仅仅就是抵制外国货这样简单吗?显然不是,爱国的热情需要是否找到的窗口,现在的爱国方式有人选择了抵制肯德基,而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爱国主义的情怀化作自己工作的动力。
 
舆论场上,国家态度与民间立场同声相应,有理有据的坚定主张,为中国处理南海争端提供了民意基础和条件,也彰显了爱国主义的崭新层次。而民间一些人士偏激的做法,响应者寥寥。人们都知道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国家不会糊涂。
 
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国是需要理性的,如何爱国则是需要理性的选择。我们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实力来想外界表达自己的主张。这次处理南海问题,我国始终坚持用国际法捍卫国家利益,得到70多个国家的支持,赞同中国的声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当今世界,法理是最有说服力的共同语言;当下中国,法治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以法的精神驳斥对法的滥用,我们才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支持。同样,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爱国的激情才不会成为“糊涂的爱”,导致盲目的冲动和偏激的行动,演变成同胞之间的相互争斗。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菜篮子,是菜都能撞到篮子里。爱国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爱国不能盲目,更不能被一些人所利用。爱国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但凡促进国家进步的举动,都是爱国行为。反过来,如果只满足于呈现爱国的姿态,甚至以为只要“爱国”就能为所欲为,不惜伤害同胞利益、损毁公共财产、破坏社会秩序,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这样的“爱国行为”,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带来伤害。
 
爱国需要大胸襟,而不是那种不讲法理的盲目情绪释放,再用过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的确是要深刻思考一下当下的爱国主义,不是什么人随便搭上标签就可以出行的。过去的那种抵制方式人们依旧记忆尤新,那些点燃车辆或是烧毁个人私人财物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那样的爱国不能不说是有个人的偏激倾向的,而且在背后怀有的目的也是令人不得不深思的。
 
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而据全国之力,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足以能够让我们捍卫祖国的寸土寸海。因此爱过不能糊涂,爱国不可偏激,爱国也不影响我们 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理性的有序的爱国情怀,这是我们在当下需要的一种情怀
这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更加“理性、务实、包容”,是历史对于我们的期待。有主张有定力,有激情有理性,这是我们成为大国国民、走向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用这样的方式爱国吧!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