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现状


重金属种类。导致土壤环境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汞(Hg)、镉(Cd)、铅(Pb)、准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钴(Co)等常见元素。

    重金属在土壤中不能为微生物分解,因而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土壤性质,甚至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烷基化合物,被植物和其他生物吸收、富集,进而通过食物链在人、畜体内蓄积,直接影响植物、动物甚至人类健康。土壤吸附。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与土壤的无机物、有机物形成配合物,或与土壤中其他物质形成难溶盐,或被植物或其他生物吸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主要控制过程为吸附,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是重金属的性质和土壤环境的性质。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被土壤胶体所吸附以及吸附的牢固程度。沉淀和溶解是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的重要方式,其迁移能力可直观地以重金属化合物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来衡量,即溶解度大者迁移能力大,溶解度小者迁移能力小。土壤的pH 值直接影响重金属的溶解度和沉淀规律,一般而言,pH值降低,重金属溶解度增加;在碱性条件下,它们将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析出,也可能以难溶的碳酸盐和磷酸盐的形态存在。同时,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也会影响重金属的存在状态,使重金属的溶解度和毒性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