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7月23日,第四届BML(Bilibili Macro Link)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举办。虽然上海这两天的室外温度将近40度,但是参加此次活动的B站用户仍达到了12000名之多。从第一届的800人,到如今的万人聚会,B站是凭借什么在几年之内将线下活动的规模迅速壮大的呢?
其实不只是B站,这几年,互联网中的不少社交网站和线上产品纷纷举办了线下活动。为何互联网企业热衷于举办线下活动?这能为它们带去什么?互联网线下活动又有着怎样的吸引力,让用户对这类活动“乐此不疲”呢?
一、B站再办BML聚会万人到场,亚文化极具吸引力
BML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源于B站程序员的“脑洞大开”。bilibili文化事业部总经理柴轩鸿说:“Macro是指电脑中的宏命令,我们就觉得这个活动应该是把很‘宏大’的一群二次元观众能够连接在一起,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第一届BML的举办地也是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到场的只有800人。当时主持人曾和观众约定,总有一天会回到奔驰中心,并租下这里最大的主舞台举办BML,而这个愿望终于在两天前得以实现。
据B站方面介绍,此次BML的售票过程极其低调,B站仅在官网进行了宣传,然而效果却出奇的好。开售不到2小时,12000张门票就宣告售罄,最贵的内场票更是在4分钟之内被抢光。而在主流观念中不具备消费能力的95后成为了购票主力,人数超过50%。
于是在现场,除了B站的用户、UP主之外,还能看到不少陪同孩子一起的家长。此外,不少知名的UP主如“拂菻坊”、神奇陆夫人、逍遥散人等也都在现场。“拂菻坊”平时主要上传一些比较搞笑的视频。神奇陆夫人和逍遥散人则是B站游戏区的顶梁柱,而且他们的解说都有各自有趣的小特点。
比如神奇陆夫人在解说游戏中会有“陆氏弗拉格综合征”。也就是经常会不自觉的立下弗拉格(Flag),并很快应验。而逍遥散人则以解说I wanna 虐心系列游戏成名,因为这个游戏很难打,但是散人的水平极高,最终通关。《逆袭之星途闪耀》是散人的另一个代表作,散人等于把这个游戏进行了再加工,通过一个女星的奋斗史,解说了“汉子如何撩汉子”的议题。
像这样的UP主在B站还有许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也都有数十万的粉丝。平时只能在网上见面,而见到真人能够产生别样的奇妙感觉。粉丝见UP主,UP主见UP主,粉丝见粉丝,从二次元的虚拟世界走出,通过“面基”让彼此结合的更加紧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需求,而像B站这类网站所呈现出的亚文化则是90后、95后的“特色菜”。
从古至今,亚文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展。秦朝时,丞相李斯于峄山刻石,本属函谷关外的“亚文化”小篆传遍中原,成为中华书法文化的源头;中世纪的佛罗伦萨,但丁创作了《神曲》,瓦解了森严的宗教体系,人性的光辉逐渐替代了神学这种主流文化;近代,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火车进站的影片让观众受到了惊吓,开启了电影时代。从亚文化到主流娱乐再到第七艺术,电影最终也成为了主流文化。
如今,二次元亦是亚文化。二次元文化以A站、B站为代表,而这种文化与宅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从狭义上看,二次元文化是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群体。从广义上看,二次元文化代表了一种具有隐世倾向的生活方式。
在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二次元文化藉由网络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影响着90后,也对更为主流的年龄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遇到合适的契机和累积足够的动力之后,二次元极有可能与之前的亚文化一样成为主流文化。
实际上,不仅是B站有线下活动,近年来举办线下活动的线上社区和网站亦不在少数。那么,网站和社区不断举办线下活动的目的何在?又能为现有的互联网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二、互联网线下活动火爆,影响力迅速向线下渗透
近年来,互联网线下活动越来越多,像是36氪、果壳网、罗辑思维、知乎等一系列社区和网站都举行了一些线下的交流和聚会。当然,线下活动本身是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为人所熟知的发布会、参观某某网站总部都在此列。不过,互联网线下活动背后所反映出的意义与产生的影响却不止于此。
互联网的线下活动,能够为各方都带去一定的影响与改变。
从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线下活动能够有效引导优质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微博、微信对权威的解构愈发明显。受长尾理论的影响,UGC(用户产生的内容)覆盖的目标受众更为广泛。互联网举办线下活动,可以邀请到更多用户进行参与,从而产生更多对传播有利的UGC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后续的一系列宣传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互联网虽然是个虚拟世界,但其背后却是由真实的人支撑的。互联网上的交流纵有千般好,不能面对面总是一种遗憾。就算以现在的技术能够做到高清视频聊天,但总是有不真实的感觉。
所谓社交,都必须以“人”为参与对象。作为一个人,便会有社交需求,这种需求不拘于线上或线下。当然,人们习惯在互联网上无拘无束,在线下可能开始时会放不开。但时间久了,这种线下聚会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在线下的各种交流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朋友和更为有效的信息,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社交的深度需求。
从营销角度来说,经常举办线下活动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粉丝团,而粉丝团营销是互联网在未来的重要营销渠道。实际上,这也就是社群经济。互联网让每个产品都能够找到与消费者连接的最便捷路径,只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聚集一批追随者就是相当容易的事情。能够经营好社群,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品牌存在的机会。
以罗辑思维为例,2015年12月31日傍晚,“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了《时间的朋友》主题跨年演讲。演讲门票迅速售罄,相关的图书包茶叶、会员资格等,每次开放购买,都会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罗辑思维的粉丝群“罗友会”在全国各地自发举办起了与罗振宇的演讲同步的活动,可谓一呼百应。
由此可见社群经济的强大。通过线下活动,粉丝的存在感和真实感会更加强烈。由此,线下活动也就成为了一种集参与度、体验感为一体的营销手段,有利于增强用户粘性,提高营销业绩。
互联网企业发展到最后,终归都是要与现实有交集的,比如BAT等互联网企业多少都介入了实业。只有落地之后,才能避免遇到瓶颈,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变得更加接地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亚文化也随之迅速崛起。亚文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亚文化开放的基础与分享的核心思想使社交成为了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线上交流,于是互联网的线下活动应运而生。
线下的活动与交流,使社交关系由虚拟转为现实。弥补了互联网产品在深度社交方面的不足,有利于转化用户,并能够使互联网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不过目前在互联网线下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尚未产生现金流,因此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盈利,仍需进一步发展。
本文版权归“最极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