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你的管理技能


管理职能

 

参会人员: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背景:

高效科学的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强大竞争力,获取企业长足法发展的核心因素。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你是否拥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因企业缺少管理机制导致工作无章可循而一筹莫展?我们将为你献上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之策,助力企业管理者实现高效管理。

 

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使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科学自我定位,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与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氛围。

 

课程形式:内训课程                                      

 

老师介绍:

 

金迪 最接“地气”的培训导师

利得博德中小企业成长学院院长

家庭服务行业协会首席导师

著名企业实战运营导师

全球500强华人讲师

权威中高层管理专家

行业人才培养专家

传统文化倡行者

亚太地区金牌讲师

中国管理研究院认证PTT导师

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特邀培训师

行业标准化管理与人才系统培养导师

曾任思达集团思达特副总裁

成功策划、组建了医药医疗连锁行业成长学院、家政行业成长学院、知识产权行业成长学院、广告传媒行业成长学院、美容美发行业成长学院、快消品等行业成长学院。快速推动了行业标准化管理与人才系统培养进程。

【 授课风格】

   以落地实战为基础,生动、幽默、活泼,以哲理性、趣味性、参与性等为培训风格,倍受学员欢迎。多年的企业内训实战经验,有很强的实际运作能力,通过经典案例、实战辅导将培训课程与经典案例融会贯通,互动性很强,使学员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提升,为企业发展指点迷津。课程注重实战、落地、长效,以其核心精髓的内容,回归本质,探索价值,高效复制,快速应用,金迪老师在培训中结合企业实际与人员现状充分挖掘受训学员的内心世界,运用道、法、术、果理论使学员在培训中真正改变认知,探索自我,从而推动自我改变与组织绩效提升!

 

课程介绍:

一、管理职能

1.1计划职能

1.2组织职能

1.3领导职能

1.4控制职能

 

二、何为计划

2.1计划活动的作用

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2.2计划的内容

1、我是谁?

2、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

3、我要到哪里去?

4、我如何到那里去?

5、计划编制过程

 

2.3计划的方法

①确定目标

②认清现在

③研究过去

④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⑤拟订和选择可行性方案

⑥制订主要计划

⑦制订派生计划

⑧制订预算

2.4计划的步骤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目标管理相关知识)

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4、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

5、评价备选方案

6、选择方案

7、拟定派生计划(计划中的小计划进行扩展或另外制定相关计划)

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

 

三、组织职能

 

3.1管理的组织职能的两大主题:分工、合作

 

3.2组织职能的过程

1、职位设计

2、划分部分

3、职权配置

4、人力资源管理

5、协调整合

6、组织变革

 

3.3组织的两类基本特征:

结构性特征:结构性特征包括正规化、专门化、标准化、职权构造、复杂性、集权化、专业化和人员构成这八个方面

背景性特征:组织的规模、组织技术、环境、目标与战略以及文化这五个方面。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的关系

 

3.4影响管理幅度因素

工作能力(主管的和下属的)

主管的工作条件

工作内容的性质

工作环境

组织层级

组织环境

企业文化类型

 

3.5影响集权和分权的主要因素

主观方面:领导的个人性格、爱好、能力、价值观等。

客观方面:组织规模、决策风险和缓急程度、投资结构、下级素质、控制能力等。

 

3.6如何分权

制度化分权

——以组织结构为依托

事务性授权

——一种权变性授权

3.7分权的作用 

1、得到下属的尊敬。

2、有利于发挥下属的聪明才智。

3、可以减轻上司的工作负担。

4、有利于组织决策的合理化。

5、有助于培养组织管理专家。

 

3.8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直线制

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事业部制

矩阵制

集团控股型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结构

领导职能

 

3.9领导职能可概括为通过三个方面,达到一个目的

3.9.1三个方面是:

1、进行有效的沟通;

2、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与方法;

3、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

3.9.2一个目的:

            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氛围。

 

四、控制职能

4.1管理控制的目标

限制偏差积累

适应环境变化

4.2管理控制的基本特点

目的性

整体性

动态性

人性

 

4.3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

1、衡量实际绩效

2、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

3、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

 

4.4管理控制类型

1、按性质: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按过程: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3、按来源: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4、按信息: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5、按手段: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4.5人员行为控制方法

1、鉴定式评价方法

2、实地审查方法

3、强选择列等方法

4、对比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