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四)


3.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从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关系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下,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市场主体不会通过操纵商品价格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毒品、制黄贩黄的方式,来获取超额利益。如前所述,在良好的道德水准约束下,为了获取较高的利润,市场主体一般会侧重于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加强管理的方式,来提高商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用,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此外,在良好道德修养约束下,市场主体一般都会本着诚信的原则,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或者通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获取正当的利润,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机领域的资金供给,从而确保了实体经济领域不会由于投机性资金流出而出现资金短缺的局面。虚拟经济领域投机氛围的减少,将有利于实体经济依靠其自身积累以及虚拟经济的融资杠杆功能,集中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实体经济,从而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如果一定时期市场主体道德水准相对较高,那么,虚拟经济的发展就不会由于投机资金的不断介入而发生较为严重的投机现象,进而使一定时期虚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保持协调发展。

第二、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演绎轨迹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逐渐”由物质生产和消费向精神生产与消费转变。如果说在物质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公平、公正和爱心等高尚的社会道德为确保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约束和支撑,那么,在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的条件下,人类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与消费向精神生产与消费的升级过渡,将在很大程度上使高尚的道德不但成为规范社会生产的一个工具,而且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身也成为一定时期精神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一定时期道德修养的发展在通过自我约束机制保持社会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通过“利他”原则的作用,实现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而以“爱心”作为表现形式的高尚道德情操,将成为精神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