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网上输入“美团 饿了么 代办”等关键词后,检索页面的确显示至少十多家店铺自称可代办“外卖平台开店”业务,而报价自50元至1000元不等。抱着质疑的态度,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几家店铺的客服人员,询问对方在送餐平台上代开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得到回复称“没有门面、没有证件都可以(代办)”。(8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必须承认,淘宝网真的是个“宝”!商品服务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想做外卖,证件不全怎么办?没关系,上淘宝啊。此前媒体报道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黑作坊。想来,这些“代办外卖平台开店”服务者功不可没,当属推动外卖“繁荣”的“洪荒之力”。然而在这“繁荣”背后,有多少消费者成了黑心商家的小白鼠?小作坊、外卖平台、提供代办外卖平台开店服务的商家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公众利益并未有真正改进。“无形之手”的神奇效应被消解了。原因何在?因为市场乱了!
市场要完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秩序。而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要么是源于参与者无限次博弈之后的均衡,要么是源于政府“有形之手”的合理监管。然而,由于信息不队称、外部性和市场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期冀利用市场参与者无限次博弈均衡形成秩序几乎不可能。即使均衡存在,实验成本也太高,不足取。相比之下,政府的合理监管无异于是一条终南捷径。
外卖市场乱在哪里?乱在政府对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监管弱化,乱在对淘宝网等大型虚拟综合性交易平台监管不到位。正因为对前者监管弱化,让这些外卖平台不对进驻店铺进行实质审核,给了“黑心商户”作假的空间。正是因为对后者的监管不到位,让那些无法见光的商务服务大行其道,形成了黑色产业链,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基于食品安全的公共品特性以及交易双方对食品质量的严重信息不队称,政府对外卖市场更应该严格监管。监管没有法外之地。无论是食品实体店,还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外卖平台,都应属于严格监管的范围。不能因为餐饮服务业采用了互联网工具,就认为拿到了“免检证”。
不要一提“互联网+”就认为是“高大上”。互联网仅仅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产品和服务交易中所起到作用止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再无其他。互联网既无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无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生产效率。鼓励“互联网+”,不是放纵“互联网+”。在看到互联网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它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不要神话“互联网+”,对于互联网在产品和服务交易中应用的监管还是要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