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杂议21——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

我们讲道德崇尚道德,但必须先弄清楚:我们遵循的“道”、崇尚的“德”、讲的“道德”,究竟应该是什么

道德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有所得。运行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规律,得到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结果,是最高的道德。道德人用真理自律自身的行为

真理就是大道行道,就是创造条件、建立机制、运行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规律,创造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是运用科学、实践真理,就是以大道的理念求统一,创建道治,实现机制和谐,不治而安。道是规律,德是得。积德,就是不断创造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是追求真理、发展真理,是以和谐发展、大家都赢之道赢得天下人之心行道积德就是道德道德是促进与维护和谐发展的良心、抑恶扬善的情感与行道积德的实践活动的具体统一。

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破坏和谐发展,是不讲道德;平等互利、诚信互助实现和谐发展,是一般道德;助人为乐、奉公为乐促进和谐发展,是高尚道德;舍己救人、为公牺牲在行道积德上达到了顶峰,是最高道德。道德的这种阶级(等级)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尚道德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发展的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善心,创造和谐发展的行为是行善,损害和谐发展的思想是恶意,破坏和谐发展的行为是做恶。这是和谐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行道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普遍接受大道的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指导思想,这是精神条件。二、创造出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保证,在经济上首先要消灭贫穷与垄断这两极分化,普遍建立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物质条件。三、建立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和谐制约与激励机制,就是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风俗礼仪与行为准则,这是社会运行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普遍运行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规律,使社会向高度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靠近。

道德必须是属于真理的范畴,否则它就不能促进和谐发展,背离人类的追求。追求真理首先是从理智上分清是非,要求在行为上付诸实践。崇尚道德是从善恶的情感上进行自律,从良心上进行自省,从行为上实现自觉实践真理靠理智驾驭意志实践道德要靠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追求真理的人,自然要讲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