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
——《毛主席语录》的当代启示(十)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主席为我们阐释了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为人民利益而死、为人民利益而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一定懂得:要革命、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当他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想到是为人民而死的,就是死得其所。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典范,他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他都要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继承者,成千成万的革命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历史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他们的鲜血是绝不会、也绝不能白流的!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革命英雄主义信念的继承者,他应该具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一样的无畏信心,他应该具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样的豪迈气魄。而一旦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和人民向他发出召唤,他就一定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革命英雄主义意志的继承者,他可以被威胁,但是不会被吓倒;他可以被杀死,但是不会被征服。当革命遭到挫折,当他掩埋好同志的尸首,他就会从挫折中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继续开始有力的战斗!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共产党员应该是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中华民族是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民族,中华民族是有底线、有血性、有骨气的阳刚之民族,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毛泽东思想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更是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可以具有这样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呢?因为这些掌握并信仰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正气充沛、无私无畏的人,是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有道德、有风格、有益于人民的人;因为这样的共产党员,他牢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就是他不忘初心、超越生死的出发点;因为这样的共产党员,对敌人极端仇恨,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对人民极端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