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权力实现“发票报销”腐败发票为刑期买单
李华新
拥有博士学历的河南登封市原副市长朱耀辉因受贿约49万元,近日被判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25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其10项受贿事实中,均为强行要求分管单位为其个人消费报销发票。新华社郑州8月23日电)
记者调查发现,“发票腐败”已成为少数干部的突出腐败形式,有的将报销发票当作隐形福利、大肆贪占公款,有的则将报销发票用作向下属单位、所辖企业变相索贿的手段,最终一张张发票成了腐败分子为刑期“埋单”的证据。
其实现在的发票报销的事情很多,更多的是没有被发现,有些干部把自己分管的行业作为自己可以随时动用的小金库,报销已经成为这些官员敛财的一个手段。而且是只要是自己权利之下的单位似乎是无一幸免。在基层,违反财经纪律,搞发票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发票腐败案件的特点:一是基层多发,主要集中在县处级、科级甚至股级干部中;二是涉及人员广,既包括党政主要领导,也有一般办事科员;三是隐蔽性强,几乎每起案件的背后,都有财务人员参与做假账,难于被发现。
“发票市长”朱耀辉报销发票也主要集中在医卫和教育两大领域。他报销的发票有的来自日常消费,有的通过秘书等人收集而来。登封市卫生局财务人员在为其报销时发现,“票中有假发票、大货车过路费、洗脚票和外地发票”。朱耀辉拿到登封市少林武僧文武学校报销的7万元发票,由于无法报销,该校校长最终个人垫付。
如何杜绝发票腐败,应该是今后的一个新课题,而如何堵住发票腐败,如何让这些蛀虫的发票报销不能得逞,需要对于发票进行严格管理和审核,在这起案件中,有些也是因为拿来的发票无法报销,也只能是有单位的领导自己进行垫支,像这样的事情当事一方,也只能是不敢怒不敢言。
大部分案例中,“发票腐败”往往是在领导授意安排下,参与虚报作假。三是基层单位“一把手”报账签字权力缺乏监督制约手段。而一些县以下的单位也往往会因为审计人员不足,或是发票的报销空间无法一一细辨,或是在财务管理上还不能真正压缩堵塞“不能腐”的制度性建设,基层畏惧上级领导的权威,都是产生发票腐败的原因。
一些拥有权力的领导对其下属关照,基层如何表达谢意其实不难,因为这些专门吃一口的领导早就备好了发票!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