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琐记(28):峨眉山·昂贵而无趣的游程


 西行琐记(28):峨眉山·昂贵而无趣的游程

 

     2016720日。

     我们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就到游客中心。我们又不烧香,干嘛起那么早?我的想法是,一来早起可以看到更好的风景,二来早起可以节省排队买票、候车及等索道的时间。果然,我们到游客中心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人,于是很快就买了票,很快就坐上了观光车。

     从入山到雷洞坪换乘索道,有四十来公里,行车一个多小时。峨眉山确实是灵山秀水,坐在观光车上,也可以感受到其秀美。不过,乘车观光毕竟不是游山玩水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坐在车上,无法选择观赏风景的视角;另一方面,车子不由自主的快速驶过,也无法把握一晃而过的景致。这样,在慨叹古木参天,山高壑深的过程中,不由自主进入了梦乡。如果有时间,应该是亲自用脚来丈量的。这样乘坐游览车观光,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去过峨眉山。更何况,我在进山之后不久就去跟周公会面了。

     到了雷洞坪,需要换乘索道。乘坐索道上山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背叛。我素来不坐索道的。可是听很多人说,从雷洞坪到索道金顶,步行需要四五个小时,这样我要是选择步行,就会耽误大家的时间;二来,我们前些天在武隆下天坑和钻地缝,走伤了小腿,还没有恢复。其实乘坐索道也就四五分钟,估计步行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到了山顶发现,大殿正在维修,众多游人围着金光闪闪的四面佛拍照。似乎这就是峨眉山的核心,也是我们此次峨眉山旅游的终极景点。这样的场合,应该酝酿一点宗教的情绪的,至少要联想一点什么与信仰或者宗教有关的东西让自己振奋一下。从昨天到峨眉山住下到现在,一直没有感受到什么宗教或者信仰的东西。我感觉奇怪,说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可我却没有一点在五台山或九华山感受到的那种崇敬和敬畏。如果有信仰,自然会离天很近;如果没有信仰,3600米的海拔也与海平面无异。感受不到一点信仰的震撼,也就没有什么好震撼的了。要说自然的景观,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至少,他绝对没有我们前年去过的太行山那样的险峻,当然更不如华山了。

几乎就是很无趣地离开金顶,又麻木地乘坐索道,乘坐观光车下山的。听说,从万年寺到一线天,是峨眉山自然景观的精华,这燃起了我的一线希望。可是,从万年寺到清音阁,走了四五公里,就只是沿着台阶上上下下,周边只是树林和农舍,谈不上有什么别致风景,也没有什么诱人的名胜。从清音阁到一线天,景色倒是有些变化,溪流和古木,峡谷和巉岩,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继续前行可能面临坐不上观光车的风险,于是草草拍了几张照,匆匆返回。几乎是一路小跑,在五点半之前跑到五显岗,坐上返回游客中心的观光车。

这一天,从七点出发,到六点多回到宾馆,主要就是在坐车、坐索道、走路,没有时间仔细品味风景,也没有看到什么神奇迷人的风光。尤其是中下午那两三个小时的步行,走的不过是很平常的山路。可这一天的花费却很不少,每人将近400大洋。这真是一次昂贵而无趣的旅程。

也许峨眉山并不真的就这样无趣。如果我们花费少一些的话,旅程可能会非常艰苦,但可以肯定会更有趣且更有意义。比如,如果不坐索道的话,也许可以遇到更不一样的风景;如果我们有足够体力的话,可以选择不是坐观光车而是步行的方式上山,那是对自我的一阵挑战,同时也是旅行意义的一种最好实现形式。

下山之后,我对自己的峨眉山之行非常失望。花了很多钱,却没有实现任何旅行的意义。其实,这次旅行的意义缺失,与峨眉山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们自己。我们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最没有意义的旅游方式。要通过这种没有意义的旅游方式来实现旅游的意义,只是缘木求鱼。那么,我是否有可能再一次来峨眉山,来一次真正有意义的峨眉山之旅呢?我对此又缺乏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