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杭州峰会凯恩斯班克制再现希望
20国集团杭州峰会:
凯恩斯“班克制”再现希望
东方金融工作室
2016年08月28日
从国际货币沿革,看凯恩斯“班克制”再现的希望!
1870年—1914年 金本位货币制时期 |
1816年英国《金本位制法案》开始实施, 1870年—1914年金本位盛行,国际贸易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制定官价,货币黄金自由兑换, 贸易逆差国向贸易顺差国输送黄金。 缺点:黄金有限,不能适应国际贸易持续发展需要。 |
1914年—1944年 金本位向“金美元”货币制过渡时期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崩溃,部分国家恶性通胀, 1925年,英国、法国等陆续恢复金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 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1931年英国法国放弃金本位,美国坚持, 1934年,美国在美洲建立“美元区”,实行“金美元制”,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 各国央行美元可兑换黄金。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英国建立“英镑区”,英镑与美元可兑换, 英联邦各国货币与英镑固定汇率。 |
1944年—1973年 “金美元”货币制时期 |
1941年,二战同盟国胜利指日可待, 英国财政大臣顾问凯恩斯提出“班克”国际清算联盟——世界清算银行方案。 “班克”与30种国际贸易大宗商品挂钩。简称“班克制”。 1943年,凯恩斯主义者, 美国财政部长助理哈里·怀特提出“金美元制”升级版, 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 国际货币“尤尼它”与美元和黄金挂钩,1“尤尼它”=10美元, 各国货币与“尤尼它”挂钩。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讨论班克制和金美元制, 会议最后采用没有“尤尼它”的怀特方案——“金美元制”, “金美元”制从美洲扩大到全世界,美元成为国际贸易货币。 二战后到1971年,美国承担了国际贸易大国的责任, 避免了一战后,国际贸易货币缺位,各国恶性通胀悲剧。 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迎来世界贸易第二个黄金发展时期。 “金美元”制实行后,由于美元以外各国货币全部为菲亚特法定货币, 货币发行开始失去控制,贸易顺差国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但是,美国不能向贸易逆差国兑换黄金, 黄金有限,“金美元”崩溃不可避免。 布雷顿森林会议否定凯恩斯“班克制”,是人类的一大遗憾: 采用“班克制”将没有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一、“班克制”是商品货币,发行有大宗商品为对价物,不存在滥发问题, 二、“班克制”是以30种世界贸易大宗商品为对价物,不存在“黄金单一商品”有限性问题。 三、“班克制”是世界统一货币,没有汇率问题。 从1960年代开始,美元危机频度不断提高。 |
1973年—2016年 菲亚特硬通货博弈时期 |
1971年,法国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黄金面临耗尽风险, 尼克松只能宣布停止用黄金兑换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金美元”崩溃。 美元与黄金挂钩后, 美元进入菲亚特货币行列,世界商品货币时代结束,货币稀缺成为历史, 世界各国货币全部进入菲亚特发行时代,货币泛滥时代粉墨登场。 1973年,牙买加体系出笼,宣布进入“浮动汇率”时期, 实际上,无论宣布,还是不宣布, “金美元”崩溃后,世界贸易大国已经放弃维持国际贸易秩序的责任, 听任各贸易大国浮动汇率,菲亚特“纸币”,充当国际贸易结算硬通货, 世界货币体系已经进入“无秩序”时代。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2008年,美国次贷衍生品危机爆发,危及全世界。 至今8年过去,滞涨型金融危机阴霾不散, “金美元”崩溃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牙买加体系,只是不得已为之,是临时性过渡性安排, 改革势在必行! |
2016年以后 “班克”国际清算联盟制 |
从消解世界经济不稳定角度出发, 凯恩斯的“班克”国际清算联盟——世界清算银行,“班克制”, 是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首选方案。 采用“班克制”的设想: 一、在互联网发达的21世纪,可用大宗商品物价指数等方式,为班克保值。 二、为维持班克稳定,国际清算联盟为贸易顺差国建国际清算基金和商品库,同时,为大宗商品做市,。 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际贸易大国牵头,20国集团发起是讨论班克制的恰当机制。20国集团杭州峰会是一个契机。 |
东方金融发表本工作底稿,为抛砖引玉,一家之言,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