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可以和孩子聊哪些?
中国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然而在中国式的家庭里,边吃饭边聊天是最常见的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场景。但是很多家长都爱在吃饭时给孩子进行说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最终起到反效果。究竟餐桌上应该说什么,又不应该说什么?

在饭桌上,即使是最简单的交谈,家长也应该要注意言谈的内容,既不要对自己今天的工作成就吹嘘不已,也不要对孩子今天不好的表现满腹牢骚。在饭桌上,多真诚地去了解孩子今天的感受,让孩子分享今天在学校的快乐。
家长不要过多地追求孩子今天在学校的表现好不好,乖不乖,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而不过分看重结果。看孩子是否每天快乐,是否有所收获,是否交上新的朋友等等。家长应多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而不是“教育者”,多讲一些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光明气质,能够更好地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
孩子感到你是真心爱他关心他的,就自然会很珍惜每天和你吃饭沟通的机会,就不会逃避吃饭时间了。

与孩子讲话要选对场合
家长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最合适?其他话在什么场合说比较好呢?
1、表扬的话饭前说
如果孩子考了高分、得了奖、拿了小红花,家长可以在晚饭前给每个家庭成员倒上一杯白开水或饮料,然后用骄傲的口吻表扬孩子,并与之碰杯。孩子一定能享受一顿愉快的晚餐。

2、小道理做家务说
生活小道理“身教”的作用更好。与孩子一起做家务或共同从事某项任务时,就是身教的最好时机。比如一起洗碗、洗袜子,孩子就可以模仿家长学着做这些简单的琐事,还能从侧面感受到父母做事的态度。一起做家务还能营造一种共同努力、温馨协作的气氛,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悟”道理。

3、批评的话在房间说
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即便犯了错,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到孩子的房间等隐私的空间里讨论他犯下的错误,能给他留面子,讲完道理也能让他好好坐下来反思。这样一本正经地与他交谈,孩子不会认为父母是没事找事,抓自己的“小辫子”,也才能心服口服。

4、悄悄话睡前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心里会有一些悄悄话不愿意说给大人听,比如喜欢某个同学、自己身体发育的情况等。家长如果察觉到蛛丝马迹,就可以在孩子睡前,坐到他的床前或者和孩子躺在一起,旁敲侧击试探性地谈。让孩子心里有数,自己去感悟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