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在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正式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存续期为10年,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
该基金委托天津滨海新区建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将投资于天津市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石化、现代冶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财金处处长曾全义接受自贸区邮报采访时表示,“未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也将建立,我们的基金名称之所以确定的是京津冀范围,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引导基金出台试水。”
曾全义表示,引导基金是以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地为使命,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优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引领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
天津中心商务区金融服务局副局长孙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参股子基金的设立上,将积极吸引包括境外资金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除此之外,引导基金还将积极对接并参与出资国家发改委牵头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和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
当前国内存在产能过剩,让产能转移到境外,也是引导基金成立的目的之一。孙洋表示,“比如,国内一些过剩产能的企业生产能力足够,但是品牌知名度较低,通过并购其他国家知名的品牌,将我们的产能转移出去,这也是引导基金的一部分作用。”
“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在政策环境、创新力度、业务协同方面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这里不仅是自贸区,还是天津重点打造的金融区,更重要的是京津冀发展的核心地区。”孙洋表示,在子基金的筹划方面,现在正在和十家央企对接和筹划,另外国内知名的PE公司,以及纯资本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对于这类的公司,中心商务区都希望可以寻找适合双方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