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对于创业者的“winter is coming”的预言正在渐渐成为现实,对此,新东方名师李笑来的YC创业课程笔记《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认为创业者需要更多研究自己以及创业环境,在总结以往的行动后用思想来抓住新的商机。当前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对于中国和全球,都是摆脱“大停滞”的机遇,同样,创业企业也需要寻找自己的“一带一路”,通过树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为下一个的“十亿美金公司”。
王义桅教授的《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进一步将中国“道”的传播进行了阐释,堪称为中国特色的21世纪的全球化宣言。与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提出的全球化宣言不同的是,王义桅主张的是“道”的“互联互通”,相互学习中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在网络这个平台中互相启迪、共同创造,而不是打着“全球化”旗号的21世纪版的“马歇尔计划”,事实上,今天的美国人也意识到,这种“美国化”的全球化带给他国的,不是经济增长和生活幸福,而是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犯罪率高涨和动荡失序。
如果说“一带一路”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新的突破口,那么,创业公司寻找“单点突破”“爆品战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位投资人笔下的《单点突破:新创企业的快速成长法则》,就是一本寻找能够市场突破口的经验之谈。刚性的客户需求,明确的竞争优势,突破壁垒融入行业生态,在“风口”,也就是大市场高速增长的迅速确立规模优势,这就是成为新行业、新品类的“独角兽”的关键。
同样,水木然也在其新书《时代之巅》中,思考中国下一个风口,或者说新商机。通过丝绸之路的方式,在全球的信息和贸易交流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差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在国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秩序的调整上,也还有很多机遇。人口、资源、制造业、互联网的红利的确是越来越少,但物流、金融投资、城市圈的红利,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还处在大山的垭口,离巅峰还有很大的距离,登山的冲刺阶段来临时,不可能指望别人给你太多的帮助,摆脱美国金融财团所主导的大循环,通过自己的特色建立起一个新的内循环,能为中国及全球开创出一条更好的通向巅峰的发展之路。
在中国传统的发展中,全球化和经济的增长并不完全是靠思想和制度的引进,对于普通人的经济生活来说,茶叶、丝绸、瓷器走遍全球,玉米、红薯、土豆、西红柿、黄瓜、石榴、孜然等来到中国的餐桌,更为实际有效。财经书评人金错刀的《爆品战略:39个超级爆品案例的故事、逻辑与方法》,从商业操作的案例上,将互联网时代“爆品”的开发和营销逻辑,进行了详细说明,某种程度上,“爆品”就是古代的“茶叶”和“丝绸”,承担的是品牌和店铺的代言人的角色。打造爆品是一种信念,整个企业的架构和文化都需要进行变革,真正能够占领各地市场的爆品,不是传统销售渠道利益分配的结果,而是以用户需求为主,重新开发和设计出来的、能为企业带来流量和人气的明星。在互联网主导下的“全球化”中,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说教、在用户间交换价值而不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是打造“爆品”的首要原则。
最后,《客流滚滚:实体店的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讲述了在手机时代,线下店铺如何通过互联网吸引客源的方法。虽然说O2O模式采用最多的餐饮、娱乐休闲行业目前还未出现完全成功的赢利模式,但通过社会化媒体软件、APP 找到附近的潜在消费群体,进而用智能手机这个“顾客跟踪器”, 引导顾客走进实体店消费,已经在生活中很常见。与打造“爆品”的思路基本一致,实体店的“售前服务”是与网店差异化的关键,“客流滚滚”,是结束“大停滞”的标志,也是你店铺的服务成为“爆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