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创业以增进社会供需为依归


商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或者创业者更加关注现时代人们的需求所在,而且还能创造出人们的需求用以形成一种理念和意志,让人们跟随它而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不仅仅在于追求利润,更为长远计议的是它的这种运营模式能否完成人们生活生产观念的改变。

人们无须怀疑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存之道,它所服务的大众之间也存在相当复杂的处境,如果使用它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或者满足他的一定需求,自然会成为忠诚的客户。

由此,我们得出企业的影响力来自提供改变经济格局的产品和服务,它衍生的理念必以服务社会的进步为依归。然而社会风气的变化自然也会反过来影响企业的成败,每一代人的观念都会不同,尊崇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其变迁之快之大更是无以复加。

信息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从事生产的人能够依靠信息技术获得积极的反馈和改进的支持,同时,信息技术也被用于人们宣泄欲望和表达缺乏理性思考的一时冲动之念,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人们的认知或者生活哲学越来越简单和肤浅,视一时之念、粗浅意识为永恒、共同的认知,将理性、道德压抑的东西完全无遮拦的表达出来,这样的思潮必然也会催生出以人们的此种情形为基础的所为创业与创造。

懒人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为懒才让那些开风气之先的人发现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并由此引发社会变革的活动,当然也有人因懒使得其理念和思想出现偏差,先进的经营模式并非总结出善果,互联网金融的诞生曾经让广大中产阶层看到自身财富保值增值的希望,但是理财、借贷的不规范和缺乏有效监管或者监管本身就是问题的情况下,也让人们蒙受损失或者出现高利贷衍生社会问题。

综上,所谓创业和创新不必然以挖掘人们的需求为前提,首先要厘清需求的正确性,而创业和创新也不必然以创造人们的需求为前提,首先要确定这种需求对于社会的意义。

社会的需求与供给在当下芜杂的发展情形下依然彰显出它的意义,当人们均热衷于各种信息和价值交换而不能增加有效的商品供给,对于生产的反馈则相应减弱,这于国家社会的层面而言是虚假繁荣,对个人而言则是劣币驱逐良币。社会风气的开放若助长堕落的气息、无益于民气的涵养,则并非开化而是闭塞。

共享经济观念的提出摒除了法律上的障碍,O2O领域展现出别一样的世界,让人们的资产重新确立并由之成为致富的一种途径,人们利用自己闲置的房、车为他人提供便利之余也盘活了他们的个人资产。这处于上述优劣两者之间,若在腾挪转移之间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必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如何符合以过去企业形式经营的正规化、发挥此之长处依然有一段曲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