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在做战略的时候要记住16个字:“认识有根,决策有据,管理有序,执行有力。”战略的成功必须遵循“2+6+2”理论,即60%靠执行,20%靠比较科学的战略,20%靠运气。
所谓战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明天的眼光做今天的事情”就是把你的点子落到实处,你想要做什么事情做成了,但不是把今天的事情做成了,是后天想做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做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要用发展的眼光,也就是要用明天的眼光来做现在的事情。
凡是知道未来的人,他是站在未来、站在终点来看现在的人和现在的事,会很清晰,掌握未来才能把握今天。
比较成熟的企业,核心领导层有三分之二时间考虑企业的战略发展、企业的品牌、资金及企业的文化等,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来管理的。但是在中国很多企业出现的情况是相反的。
战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中的弱项,当然要轻松驾驭战略,在管理中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是一大挑战。如果我们想在战略执行力方面竞争对手,就必须把战略和价值观清晰的传达给所有员工,并在企业的每一个行为当中强化这种价值观,还要允许员工有相应的行动自由,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会根据这些价值观来执行企业战略。
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策划部门”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划部门”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因此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一个企业团队想要拥有强大的执行力,首先要拥有科学的执行力文化。
文化是一种软的约束力,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和信念,对员工的思想及行为影响很大;如果拥有了科学的执行力文化,员工就会表现出超强的执行能力;强的执行力往往与好的业绩相联系,如果将企业的薪酬设计更多地与业绩相联系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再次,领导者能够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一方面给员工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给员工树立了榜样,同时还有利于培育企业执行力文化,这些都将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最后,对执行方案能够跟踪、反馈、评估、总结、不断改进,这样一来就能找出下一阶段的方向或战略。
中国很多企业的战略盲点是:战略与执行是割裂的,战略执行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讲战略与运营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一,要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计划和行动;
第二,要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运作;
第三,要让战略成为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
第四要使战略成为持续的流程;
第五,高层领导必须具备推动变革的能力。
很多企业战略管理的弱不在于没有战略,而在于有了太多的战略,而忽视了积累;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的具体落实者,因此要具备很高的执行力,需要一手抓企业战略设计,一手抓执行力,而高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具体表现就是“能够激发出团队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