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发家三部曲(三)
3、中国平安走向世界
1994年,经过艰辛的谈判,中国平安向两大国际著名财团美国摩根投资银行和高盛有限合伙集团敞开了大门,成为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金融企业,开创了中国金融业引进外资的最早模式。摩根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 6 倍的价格取得平安 13.7%的股份,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后,中国平安转入快车道,迎来了其业务高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黄金阶段。
摩根、高盛入股平安后,由于当时中国金融业从无“外资参与公司董事会决策”的先例,中国人民银行不允许摩根、高盛向平安董事会派出董事。无奈之下,平安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请摩根、高盛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平安董事会,但没有投票权。一年半后,经过努力,摩根、高盛才正式成为平安的董事,参与决策。
1997年,平安正式聘请世界一流的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对公司的成长策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改革。麦肯锡帮助平安确定了“以产险为基础,寿险为核心,证券信托为两翼”的发展方向,为平安设计了完善的投资架构和工作流程。国际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式在平安生根、开花、结果,让平安得以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再度发力。
1996年,中国平安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并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平安信托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注册登记,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更成为平安在保险业以外的金融投资运作平台。
2003年,分业经营长达 8 年的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金融控股集团,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控股设立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挂牌成立。这带给平安的不仅仅是产寿分业,更是赋予其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格:在保险集团的旗下,平安保留了信托业务,在这个能量巨大的投资平台下,保留了平安证券的经营牌照。这正是平安数年来追求的综合金融集团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