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闻爆出山东大学生和北京某高校教授挨受电信诈骗的事件,引起了民众的民愤与无奈。也让我想起了我也接过类似的许多诈骗电话,电信诈骗的手法层出,让当事人在防不胜防之下迷迷糊糊的上当了。该如何防范?
一、十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1,“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否认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此情况后,犯罪分子要求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帐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帐户”实施诈骗。
2,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受害人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受害人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受害人卡上有资金,犯罪分子就会忠告受害人把钱转到“安全帐户”内,骗走受害人的钱财。
3,犯罪分子利用电话乱认亲。犯罪分子用亲戚关系“认亲”,先试探性地说我是你的某某亲戚,不记得了吗?如果受害人说忘了,这是犯罪分子立即对号入座成为受害者的某亲戚了。第二次电话是“出事了”诱骗受害人汇钱至指定帐户。
4, 虚构“紧急情况”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戚或兄弟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帐户。
5, 网络荐股、帮忙买股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的资金。
6,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黑客手段,盗用受害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友谊播放事先录取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QQ好友的信任,并候机骗取钱财。
7,中奖信息诈骗。 犯罪分子用“天下掉下的陷餠”的个类中奖信息引诱受害人,并以领取奖品或奖品需要缴纳税金和保证金的方式诱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到指定帐呼。
8,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在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加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帐户。
9,“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0,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息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让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炸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