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玉浩为什么两次都拒绝了郭德纲


 在今年的《笑傲江湖》喜剧大赛中,有两个青年相声演员的表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甚至连风头正火的郭德纲也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可是他们却不为所动,很理智,也很克制。他们便是来自西安的青年相声演员卢新和玉浩。

 

初赛,他们的表演虽略显紧张,可是一路下来却也可圈可点,连宋丹丹都说他们“不比德云社的差”。其实我觉得宋丹丹说得有些保守,不仅是不差,而且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也就不难理解郭德纲说出“想来德云社吗?”两个人虽然有些吃惊,但并没有被突然而至的“惊喜”冲昏头脑。复赛,他们的相声更是行云流水,包袱不断,不仅获得冯小刚和宋丹丹的称赞,而且再次被郭德纲问道“想来北京吗?”可见,郭德纲爱才心切,想横刀夺爱。

 

纵观卢新、玉浩的相声,他们拒绝郭德纲其实内心是很清楚的,他们的风格不一样。卢新、玉浩的相声以清新高雅为基调,通篇不见“三俗”。而看德云社的相声,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无不从下半身着手,所谓的包袱也只是一笑而已,没有回味,甚至回味起来有些恶心,这样的相声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卢新、玉浩的相声和他们不同。

 

前几日看德云社20周年社庆的演出视频,一个徒弟砸挂说“流氓头子是郭德纲”,另一个徒弟上来就唱“你牵着担”,于谦来了一句,你疼不疼啊?显然是“你牵着蛋”了。虽然郭德纲常常挂在嘴边的“台上无大小,台下是师徒”,可是总拿师傅找乐来换观众的笑声,有什么意义呢?看德云社其他演员的相声,这样过分的砸挂取笑比比皆是,俗不可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和赵本山的小品。陈朱的小品无论什么时候看,似乎都百看不厌;而赵本山的小品,一想到他学残疾人的样子,浑身就不舒服。有一阵子文艺界反“三俗”,其实也就是呼唤高雅的节目。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需求虽然不同,但总拿下半身和残疾人说事的节目总不是长盛不衰的。而赵本山带出来的那些徒弟,像刘小光,每次看他斜眼歪嘴的抽搐,我就赶紧换台。

 

同样是秧歌,陕北的秧歌给人的印象是快乐、祥和的,而东北的秧歌就觉得有俗气的东西在里面,究其原因,还是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里面。那些总爱拿自己父母或对方父母找乐的节目,怎么能让观众喜欢呢?

 

我很庆幸卢新、玉浩没为郭德纲的橄榄枝所诱惑,道不同,不相为谋,风格不同,也别在一个锅里搅和,坚持高雅清新健康的相声,永远是对的。

 

但愿卢新、玉浩以后也不要被外界所影响,做一个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说健康的相声,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