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不仅是宝宝们的难题,国家也作为“重中之重”
我们的三农:农村、农民、农业(PS:我们先专指农产品),从1982年-1986年连续5年,从2004年-2016年连续13年,均发布以三农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
今天我们再谈三农的时候,以信息化为主要方向的三农互联网已经从各个层面开始突破,三农电商或者说三农的互联网化正在中华大地犹如星星燎原,纷纷点亮。
三农电商与传统电商是有巨大差异的,这里列举5个核心方面与从事三农经营相关宝宝们分享,也欢迎通过下面的评论补充,点评,写感想,互动的宝宝们将有小礼物哦。
1、关心产品与服务VS以人为核心
做服装、鞋子、酒店、餐饮等这些已经被电商占有15%甚至更多市场份额的行业,平台与工厂/店经营者关心的是产品与服务,关心的是生产技术能不能更高,服务水平能不能更精细,C端用户的体验与评价体系基本形成。
而三农电商的核心目前是人,这是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也是现阶段的难题。
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者、用户都在关心谁生产的,和谁合作,谁能理解电商的产品里面,谁可以做好分选,谁能够持续供货,谁可以保证产品持续性,口感稳定性,谁可以把追溯信息做好,谁......,永远在找谁谁谁。
农村电商:这绝对是马云创造出来的一个市场,以农村淘宝服务体系为核心在全国各县域乡村做布局。当然在未来,农村电商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农村金融、农资电商、土地流转、房屋、农村旅游、农村交通、农村广告),电商用户从城市C到了乡村C的开发,或者乡村F(FARM/FAMILY)的开发。
2、强调黑科技VS强调全透明
工业品、服务行业都会不断强调技术的力量带来的全新体验感,用户不需理解技术与生产过程,强调外观、使用体验和服务体验的结果。
三农的传统经营者需要敢于打破以往自己圈子里约定俗成的“黑洞”,拨开云雾见天日,如果自己不做透明,那互联网最见不得黑暗,早晚会通过技术与信息的力量颠覆黑洞,与其等待死亡,不如敢于打破传统,集体赢取阳光。
三农的新经营主体要把信息透明与双向互动作为核心,把标准作为重要指标,不要再把地缘、血缘关系作为生意的核心纽带。
3、强调简单VS不得不复杂
简单、精益、分工是传统电商与共享精神下的追求。三农领域目前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无论谁做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不参与更多环节的管控,甚至一不小心要做全链条。
三农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经营主体在变化的过程必须要经历,但也同时运行着从复杂到简单的程序,走向精益与分工,智能与数据。
三农从简单到复杂要走10年,基本已经走了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是复杂继续走,简单化的程序也已经开始运行,留给谁的时间都很短。
4、烧钱创业VS精心做生意+创业
传统电商一个月可以有100款新品,农产品一年有1-2个成熟季,想迭代,果树类3-5年,其他类至少3-6个月。烧不起,等不起,时不待我,钱更不等你。一步走错,3年白干,两步走错全军覆没,先做生意。
创业方面,三农需要更多在信息、交易等互联网的创新,更需要在一线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服务,以机械化智能化或者标准化的工厂为核心的产品标准服务,以新组织为核心的农民管理服务。
5、电商冲击工厂VS电商创造工厂
在城市,工厂、百货、超市等纷纷裁员、纷纷倒闭,电商的影响巨大。
在农村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工厂出现,无论是初加工还是深加工。
三农,一下来三个的确是不那么好对付,既然在路上,既要坚定信念,更要找对方法,既不能急于求成,敢于坚持,又要准确把握未来。
作者:李庆军·苹果王子,艾果乐/农托宝创始人,国内苹果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