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市场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虽然股票市场不是发端与美国,但是股票市场发展于美国,是梧桐树下的杰作,就是因为美国宪法的不少条款是以保护国内 市场的统一、维护自由市场的运转为目的的,注册制之所以在美国发端并壮大,也是得益于美国的自由经济思潮,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民主共和制政治基础制度一直没有改变,三权分立政治架构也一直没有改变,自由经济思潮一直没有改变,自由市场经济一直得以确立,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过度干预,与之配套的是法制思想深入人心,无处不在和没有限制的法律诉讼一直被市场所推崇,以资本市场为例,集体诉讼机制深得人心而且无处不在,让市场参与者不得不心存敬畏之心,大大提高上市公司成本,所以尽管实施注册制,也没有很多公司批量上市。
作为自由经济模式,美国没有全国经济计划这一概念,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所以股票市场也秉承这一宗旨,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调节为主,也不会有支持实体经济和完成金融任务等特殊使命,但建立注册制初衷是为了规避发审腐败和保持纽约金融地位不可动摇,其中也有自由经济思潮因素在内,就是担忧过严审核会危及纽约垄断金融地位。
但中国与美国政治架构完全不同,经济结构也与美国有着天然不同,与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有着截然区别,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以后实施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美国自由经济思潮下,股市制度就是一种纯粹的股份买卖,政府就是保证买卖的公平,不能有欺诈成分在内,认为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就是减少股份进入市场,而中国则完全不同,是为了拯救中国国企而设立,有着浓郁的国家色彩和行政色彩,带着任务而来,融资最大化就是宿命就是其任务,因此政策法规更多保护融资者利益,这是被市场广为诟病的,所以就存在先天不足,那就是制度基础的缺乏,因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对待,试好了就试下去,试不好出问题就关门大吉,结果试出了甜头,让很多国企脱胎换骨,成为中国的骄傲,于是中国股市有必要进一步壮大,为更多国企提供资金,于是四大行快速崛起成为最赚钱公司,让新股最大化发行是监管者的历史使命,正因为资本市场充满机遇充满魅力,大家就开始挤独木桥,纷纷要求上市融资。
但中国经济不管如何变化,政治经济结构本质没有变化,那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不会变也不可能变,也就是中国缺少自由市场经济的某些方面,因此国家也在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放权,但这个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利益而步履维艰,诞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股票尤其是植根于民粹思想和自由经济的注册制来到中国就有点水土不服,出现很多问题。
在中国股市制度诞生之日起,上市好像就成为一宗福利,成为一种权利,最早是计划经济下的额度制,发行股票作为一种额度分发给各个部委地方,接着是审核制,现在是核准制,接着是注册制,但是注册制目前为止依然难以得到市场共鸣和认可,就在于行政干预力量依然强大,与美国崇尚的自由经济存在巨大反差,在中国地方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重奖上市公司来推动本地区公司上市融资,有些地方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逼迫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就是注册制的一个巨大障碍,在行政力量干预之下,很多公司就有动力推动公司上市,国有控股企业为了完成资产证券化就会创造条件来上市,导致市场无法容纳那么多公司圈钱融资,从国家规划和证监会工作安排来看,推动老少边地区公司上市是一种政策扶持,是一种责任,推动某个行业发展也是资本市场的不可推卸责任,国家有难金融有风险,也亟待资本市场伸出援手降低杠杆化解金融风险,资本市场承担了不该由资本市场承担的重任,赋予了资本市场不该有的使命,这与自由经济下的资本市场已经严重背离,所以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存在巨大不同,股市基因已经出现突变,成为一个怪胎,这样环境中,是不可能实施注册制的,否则就是圈钱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因为巨大IPO堰塞湖倾泻而下会淹没整个市场的。
中国股市先天定位是为融资者服务的,所以政策制定一直保护融资者利益的,这与美国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美国一句口头禅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是保护华尔街,所以有了令人生畏的萨班斯法案和证据倒置原则、集体诉讼机制,而中国证券法很多条款对融资者惩处是很轻的,有鼓励造假的嫌疑,比如造假上市仅仅除以最高60万元罚款就可以漂白非法所得,或许对国有控股企业而言,造假上市会丢官,但是对民营企业而言,没有官丢,60万元罚款相对于几十亿元利益而言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值一提,何况地方政府也常常动用行政权力加强对本地区上市公司的庇护,于是民营企业蜂拥而来,在800多家排队公司中有大量民营企业,而且很多公司丧尽天良,与券商等狼狈为奸,通过造假坑蒙拐骗妄图骗取上市资格,这就是注册制的天敌,但这个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吗?没有。因为中国股市法制建设依然严重滞后、法制体系建设依然不全、政府监管依然不力。执法人员迫于行政力量强大执法难以到位、改革政策依然没有回归到保护投资者利益上来、退市制度依然没有常态化法制化市场化。
笔者举几个例子,上市募集资金都是有对应项目的,但是募投项目更改是家常便饭,显示上市公司的不严谨性,我们追究机制何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是为了做大主业,而随意更改募集资金没有投入到项目中去,投资者如何分享上市公司发展红利,其次是减持制度让市场满腹心酸,大股东高管不断清仓减持,自己都不看好公司股票价值水平让公司如何发展。实际上上市目的就不是做大主业而是利用股市制度漏洞谋求股份增值择机套现,所以投资者每天面对最多的公告就是减持公告。
既然注册制诞生和生存基础是自由化市场经济,而我国实施的是与自由市场经济有着明显不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册制与中国政治经济架构就不是那么融洽,来到中国就缺少生存土壤,因此注册制引进中国需要谨慎对待而不是强势推进,搞不好是会出现一些金融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