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商品生产利润而言,其是指商品在顺利地实现销售以后,其销售价格除了可以有效地弥补商品生产成本之外,还可以为商品经营者以及商品生产企业的出资者提供一部分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是商品生产者的主要目的,因此,就商品价格而言,如果将商品生产成本看成是商品生产者为了“逐利”而必须付出的有效代价,那么,商品生产利润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行有效分离的条件下,商品经营者所获取的收入主要以工资及管理费用的方式体现在商品生产成本过程中,商品生产所实现的税后利润最终属于生产商品的企业所有者所有。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的条件下,商品生产所实现的利润,一方面以股息分红的方式归企业投资人所有;另一方面则以经营激励的方式,将一部分利润划归企业经营者所有。就生产性企业股东所获取的股息收入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那么,企业股东在企业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内,其所获得的平均股息率水平不会低于银行同一时期平均贷款利率水平。因为如果低于这个水平,企业的股东就可能通过股份变现的方式,将其股权变现的资金用于信用货款,以此获取相对较高的信用贷款利率。在金融管制相对较严的背景下,由于资金不能自由流动,金融行业的设立门坎较高,因此,企业股东很难将其股权变现所获得的资金通过开办金融机构的方式,来从事贷款业务。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金融管制相对较严的背景下,企业股东在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所获得的平均股息率水平只能是不低于同一周期的银行存款平均利率水平。因为,若低于这一水平,企业股东就可以通过股权变现的方式,将股权变现收入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的银行存款利率收入。从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来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所获取的税后利润,除了以股息方式分派给股东之外,企业经营者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经营激励收入。
商品价格的组成内容
评论
7 views
理论上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及价外费用,二是商品生产所产生的必要利润。
根据现代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中国商品的成本及价外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其主要表现为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材料的价值,主要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成本内容。
二是商品生产所需要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其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此项人工成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纳的部分。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职工福利费用是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凉用品等。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或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费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员劳务费,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支付实行租赁、承租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费用。
三是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制造费用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其主要包括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内容。
四是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管理费用成本。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主要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其中,公司经费是指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返销及其他公司经费;劳动保险费是指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基金)、易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董事会会费是指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其它费用是指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用支出。其主要表现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其主要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五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发生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是包括在管理费用里面。
六是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其中包括,(1)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汇兑损失,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3)相关的手续费,指发行债券所需支付的手续费(需资本化的手续费除外)、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4)其他财务费用,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等。
六是商品生产所缴纳的税金成本,其主要是指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七是以增值税表现形式的价外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因此,其属于价外税范畴。
从商品生产成本来看,由于其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内部和外部耗费,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政策条件下,这些耗费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商品生产价格会产生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