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最热闹的莫过于郭德纲和曹云金的口水大战了,一个立家谱,说对方“欺天灭祖悖逆人伦,逢难变节卖师求荣,恶言构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鲜耻令人发指,为警效尤,夺回艺名逐出师门。”一个忍无可忍回击道“你逼走了我们,现在你栽赃陷害,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在我们身上,对我们赶尽杀绝,置我们于死地!”
做为旁观者,本无意于他们争论的谁对谁错,但想想以前赵本山的滑铁卢,我觉得郭德纲多少有些过了。
前几天看综艺节目《笑傲江湖》的视频,在某一个段落,冯小刚和郭德纲一来一往点徒弟的背叛,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在我的意识里,老师对学生应该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形象,尽管徒弟有很多的不是,在那样的节目里也不应该含沙射影,这不是一个师者应有的胸怀。
昨天看一篇文章,谈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个话题,文章的观点很精辟,说:如果按郭德纲和他徒弟鼓吹的那样,那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得有多少“父亲”和“母亲”啊?而郭德纲本人对这些“父亲”和“母亲”是否也按他自己的标准对待了。
也有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封建糟粕,是旧社会的江湖,但是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无论在哪个领域,不是也有很好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例子吗?老师,要有师德,学生要有学品,关键是师生如何相处。
相比曹云金、何云伟,郭德纲的确控制了话语权,事情过去了,说一次也就完了,而不至于时时都耿耿于怀,不管场合,张嘴就来,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殊不知,万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界限,离摊上大事就不远了。
郭德纲再火,能有当年的赵本山火吗?看看现在的赵本山多么低调,还不是因为曾经摊上过大事,成熟了,不张扬了。
如果现在收敛,郭德纲也许能躲过一劫,否则,任何一个借口都会让德云社关门大吉。
人,还是低调一些好。人,还是胸怀大一点好。不管舞台多大,不都是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火个七年八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