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夸奖和赞美
喻建国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这样说道:“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自我具有重要性,希望自我被赞美。”确实,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赞美。心理学揭示:个体几乎个个都渴望被尊重、被他人或被群体认可,这是人的自然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所向披靡。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欣赏、被别人赞美的动物;人又是痛恨别人对自己弃置、被别人漠视、被别人责骂的动物。不信的话,可以做一个实验。自己随便做一件事情,然后让自己的一批与自己接近的人分为两拨,一拨对自己的作为表现出欣赏、夸奖与赞美,另一拨则对自己的作为百般责难、处处挑剔与横加打击。你立刻就会对自己的作为表现出欣赏、夸奖与赞美的一拨人表现出亲昵、靠拢和结盟的动感,而对另一拨对自己的作为进行责难、挑剔和打击的人心生龃龉、恼恨和愤怒,相应地对那一拨人会采取疏远、拒绝和排斥。
教育学强调对被教育者进行引导、鼓励与奖赏,一句舒心的引导话语,一种产生鼓励的作为,一件并不起眼的奖赏,都能够在被教育者的心田上播下自尊和自信的种子,日久以后会长成参天大树。
具备自尊和自信的个体会自觉趋向真善美新,趋向光明与康庄,而趋向真善美新与趋向光明和康庄的作为必是进步与发展。人若想要使自己进步并发展,那就趋向真善美新,趋向光明与康庄。
个体对于自我的作为要善于经常进行醉心的欣赏,时不时地自我夸奖一番,在自我趋向真善美新的作为停歇时,认真地赞美一阵。就在那醉心欣赏的时候,趋向真善美新的作为会获得巨大的动力补充,蓄势待发;也是在自我夸奖的同时,自我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走过的光辉道路,立时豪情满怀,激情澎湃;同样那自我赞美的旋律与对位会成为进军的号角,万马奔腾的场面马上铺开,声势不可阻挡,如海啸而来的巨浪。
在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成为人才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为人监护人者都应该铭记:对自己的子女或对被自己监护的人,经常要给予醉心的欣赏、恰切的夸奖和衷心的赞美。
唐·韩愈在《祭裴太常文》中有曰:“朝廷之重,莫过乎礼,虽经策具存,而精通盖寡。自郊丘故事,宗庙事宜,大君之所旁求,丞相之所卒问,羣儒拱手,宗祝醉心。”宋· 陆游在《题梅汉卿醉经堂》诗也有曰:“它人烂醉锦瑟傍,君独醉心编简香。”鲁迅还在《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中将醉心画了一幅图画:“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 醉心,是爱好并一心专注投入时的状态。
恰切,恰当并贴切。不过之,也切莫不及之。夸奖不过头,也不要不到份上,否则夸奖会起反作用。恰切是一个量的描述,量是非常科学的,绝不能想当然。
衷心,无保留地极其中肯地热情洋溢地亮出心照,这是让人感动的心路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