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


观影

昨天一家去看了贺岁电影《情圣》,耗去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赢得了阵阵的笑声——贺岁电影起到了它的作用。

“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口水电影”张祺给出了他的评价。

“戏中有一段引来连续笑声的戏,是什么来着?”齐红和我讲。

留恋

看到电影里不断出现的出轨未遂、思想出轨,齐红讲了几次:都有孩子了,男人还这样吗?

整部戏都在道德的边线上游移,面对几次出现脱衣的镜头,孩子们只能选择侧面。戏中肖瀚最典型的戏份就是脱衬衫,有些觉得可乐,更多是觉得不解,甚至恶心。

这部戏可能算不上恶俗,但可以算是中庸了,虽然赢得了大家的笑声,但确实有点廉价。

贺岁片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赢得笑声,在这点上讲,《情圣》做到了,这叫有效,但有些低俗。

在贺岁的层面上,可以做到有效和高雅的。在历史上,确有不少影片是叫座又叫好的。

反思

 

2016年的银幕数增加了不少,可是票房却几乎与2015年持平。有人评价多年快速增长后,电影需要变革,同样会出现大小年等等。

看了《情圣》后,我明白了2016票房惨淡的根本原因:票房不断快速上涨的之下,不少从业者放弃了职业操守,开始粗制滥造,其放映效果可想而知。

早年间有人评价某部电影不怎么样云云,就会出现一批的观众一定要去看一下到底不好在哪里。几次观后,真如甚至超过影评的恶劣之后,再有人讲某部电影不好,大家绝对会相信。

粗制滥造的电影浪费的观众的感情, 嘲笑了观众的智商,最终是要付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观众会用脚投票,那将是电影的悲哀,这就是不作不会......

如果电影人不改变工作作风, 2017年的票房同样不会好,甚至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