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股市低开震荡,总体上以探底走势为主,截至收盘,沪指报3154.32点,跌0.35%止步五连阳(2017年首周涨1.63%),成交2073亿元,深成指报10289.36点,跌0.79%,成交2474.1亿元,创业板指报1965.03点,跌0.95%,成交617.53亿元,43股(含ST股)涨停,14股跌停,两市共计成交4547.1亿元(上一交易日4500.1亿元),沪股通净流出2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6.44亿元。
笔者关注到一个持续的现象就是深股通资金持续流进而沪股通资金持续流出,笔者认为国际资金利用护盘资金抬高权重股机会不断分批离场,而利用护盘资金溢出效应导致中小创下跌之际不断建仓优质成长股。这就是护盘的副作用。毕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不是依靠强周期的行业,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要依靠经济转型,否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不需要提倡去产能去杠杆而补短板了,何为短板,就是新技术新服务,就是适合国际潮流的新技术,比如新能源、智能领域、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新材料等。
因此笔者选择坚守自己认为值得守仓的新技术个股,毕竟优质的新技术成长个股能够穿越经济波动周期,能够抵御经济波动,能够以自己的成长性来支撑未来股价。
从盘面看,混改和国企改革依然是不可多得的亮点,两桶油都有2%左右涨幅,但中国联通这个龙头有2%的跌幅,同时某些个股换手率高达30%以上,说明资金博弈的激烈,也说明市场对混改态度的分歧,毕竟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市盈率摆在那儿,都是几百倍,估值已经不再便宜,就是一些军工板块存在资产注入机会,但过高的股价和估值一旦资产注入体量不足够大,也不足以支撑目前估值水平,过度炒作投机已经出现,后市谨慎无大错。
就指数运行而言,受制于30日线回落并跌破60日线,说明上档压力很重,不是依靠护住几个权重个股就可以往上攻击成功的,从整体走势而言,虽然一度出现普涨走势,但基板上中小盘个股以盘跌为主,没有出现趋势走势,资金主要围绕混改和股权转让来展开,只不过偶尔有次新股的脉冲走势。
股指之所以走成这样,笔者认为与新股过快发行不无关系,毕竟每周十几家新股发行需要真金白银来承接筹码,对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很大,场外资金不太可能进场来,市场一直是一个存量资金博弈格局,自然热点难以扩散,而护盘资金能力有限,只能选择某些权重个股护住上证指数,而这些个股有都是央企,面临混改的利好,能够吸引市场资金炒作,所以护盘资金与某些资金出现共振,推升了权重走势,适度扩散也是扩展到地方国企,但中国历来有二八分化走势,尤其是弱势环境下,二八分化更为明显,还形成了两桶油魔咒,一旦两桶油异动上涨,其他个股就纷纷下跌,因此绝大多数个股没有跑赢大盘,指数涨中小盘股票下跌,但指数跌也跟着下跌,弱者恒弱现象难以打破。
混改股票就那么几家,而中国股市存量公司超过3000家,大多数投资者是亏损的,这种盘面可操作性很差,所以笔者不认可激进的操作方式。
这种局面能不能打破,要看权重是不是能够不那么强势,其次要看新股是不是确实明显放缓,如果权重持续被大资金护盘造成指数虚高,而新股发行又是快马加鞭,这种局面尚难打破。
目前中国股市不仅受到新股大跃进式扩容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目前市场有一个共识就是换取美元购买美元资产,因此周二大涨就是得益于央行的外汇新政,市场期待央行新政能够扭转资金外流的局面,但此后人民币汇率再度下跌,让市场期望落空,周五顺势调整。
17年股市走势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和新股因素双重夹击,对牛市笔者一直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