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的开篇课《大家都来学化学》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如果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胡蝶”、“喷水显字”、“溶液变色”等,一下就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兴趣大增,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在讲解物质变化时,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蜡燃烧为例,先熔为物理变化;燃烧有效,新物质产生为化学变化。明显看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伴随随物理变化,区别是化学变化必须有新的物质产生。
在介绍物质的签别方法时可以联想到厨房里的糖、醋、酒、食盐等。酒和醋又可以联系到溶液混合物,进而可以想到水体的污染与保护,深切体会一下身边的水资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可以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利用铁与硫铜反应制做“铜树”,利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鉴别珍珠的真伪。在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增加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刻理解,而且使学生到了更多知识。
此外,在做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改为随堂实验,如“分子的性质实验”、“氧气的性质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等。这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费时不长且无污染的,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通过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及原理,培养了学生技能的同时,大大增强学生自信心。只要用心研究,认真思考,敢于动手,就能学会化学,更能会学化学。
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