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二)


2.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贸易收支平衡的关系来看,理论上而言,在贸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一国无法通过增加净出口的方式,来实现国民经济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长。根据国际贸易分工的基本法则,在进出口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一国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会实现相对增长。
2)根据目前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国只有通过增加净出口的方式,才能实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经济价值总量的增长,但是,在这种贸易模式下,一国在通过净出口增长实现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增长的同时,该国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不但没有出现相应的增加,而且还出现了减少,其在一定程度上使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与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不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同向发展。就此而言,这种通过净出口增长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贸易收支平衡,是确保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实质性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
3)从一定时期贸易逆差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理论上而言,贸易逆差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贸易逆差国进口的商品(服务)种类有关,如果一国在短期内由于进口生产要素而产生了贸易逆差,那么,随着这些生产要素在贸易逆差国的有效使用,其所产生的生产性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贸易逆差国的经济增长。在实践中,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引进生产要素的有效使用,其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不但能够偿还前期进口所发生的资本项目逆差,而且还会有所剩余,由此使这部分由于贸易逆差而进口的生产要素,发挥了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果贸易逆差国进口的商品(服务)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在这些消费品属于不可替代产品的条件下,那么,就短期来看,这部分消费品的进口,不会对于贸易逆差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国本国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商品(服务)供给,不会由于受到进口商品(服务)的冲击而对于进口国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从长期来看,在贸易逆差国本国信用货币不能成为国际信用货币的条件下,随着未来与这部分贸易逆差相对应的资本项目赤字的偿还,贸易逆差国将会出现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的流出现象,由此会对其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贸易逆差国进口的商品(服务)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并且这些消费品属于可替代产品的条件下,就短期而言,这部分贸易品的进口,会对于贸易逆差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国本国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商品(服务)供给会受到进口商品(服务)的冲击,而对于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从长期来看,在贸易逆差国本国信用货币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的条件下,随着未来与这部分贸易逆差相对应的资本项目赤字的偿还,贸易逆差国将会出现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流出现象,由此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