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利益和先位
喻建国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所处的境地。让自己进入别人的处境中思考对应。宋·朱熹《礼记·中庸》注有曰:“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古老的云南大理地方方言成语,指在对待他人、了解他人的时候,要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和体验。它是大理人在别人处境艰难、遭受不公正待遇或偶有失误时,提倡抱有的心态和认知方法。大理地区淳朴善良的老百姓浸透着儒家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理念,这种宽大为怀、善解人意的生活态度也是白族人民延绵的至宝。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同样形成了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一幕。当自己受到了难处和尴尬,要想到别人在同样情况下也会受到的难处和尴尬。此时的行为取向肯定是利他的。
推己及物,《论语·卫灵公》有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有曰:“推己及物”。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没停。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晏子上前若有所思地说:“我听闻古之贤君当自己吃饱时,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
现代处世哲学要求人们遇事时要经常做出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体验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理解他人,形成一种心理操持方法和过程,从而产生高度融合的社会效应。而人们之间的相互高度理解是产生高度融合的催化剂。善于换位思考的个体必然善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全面而且彻底的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其间浸透着理解和关爱。
成熟心态中的利他把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和换位思考通通囊括其中。凡事先想到别人,利他也就自然呈现了。一事当头,先想到别人,想到把安全让给别人,想到把利益让给别人,想到把先位让给别人。就这样简单,你就成熟了。在安危的面前,把安全让给了别人,自己立刻处于危险中,有可能送命,有可能伤残,可以设想一下,这是何等的大善,这是何等的慈悲。人间第一大事是保命,把安全让给别人,自己就暴露在不能保命的危险境地,这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这都是最伟大的举动。在利益的面前,把金钱富贵让给别人,让自己处于贫贱中,这是何等崇高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利益的面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争先恐后,甚至有的人连命都忘了,使尽阴险毒辣,为利而谋。先位就是有利的位置,就是首先可获的位置。在排队的时候排在最前面的位置,就是先位。把先位让给别人就意味着把首先可获的位置让给别人,自己放到后面去获得。若是分完了获得,自己就不能够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