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创网:距离2009年天猫首次举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双十一活动从原来了只有天猫一家,到后来的全部线上电商平台集体参与,再到现在的线上线下各行各业都加入其中,经历了由极小到极大的过程。但是,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八年前的第一次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无论参与的商家数量,还是最后完成的销售额度,都远远无法和近几年的动辄数百亿相比。但是我们或许应该无比怀念那一阶段的双十一——那是活动参与商家真真正正在促销,在打折,是所有消费者与商家的一场购物狂欢。
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线上流量几乎已经见顶,上市后的平台也开始了针对商家的利润收割期。日渐高昂的线上流量推广费用,让电商企业活得无比艰辛,不买流量卖不出去货,是等死;买流量花费和卖货入不敷出,是找死。究竟怎么个死法,平台是不会管你的,活动年年照搞,数据照样岁岁刷出新高,哪里管你中小商家的死活。
其实每年的双十一之前,总会有大量的媒体关于电商平台中小企业的报道。在每一次的双十一活动结束后,各平台公布的数据,永远是各品类销售额前十的企业,他过一亿了,他过十亿了,好一派蓬勃景象。而同业内其他数以万计、十万计的企业,最怕的却正是这个双十一。
双十一当天,中小企业不是这场“盛会”的主角,黯然为各位电商品牌大佬们做做嫁衣裳也就罢了。但是谁都知道,双十一当天巨额的销售额,其实是前后透支了将近一两个月流量塑造的。很多购物者从十月份就开始对双十一有所准备,原本可以在十月购买的商品,统统延迟到了双十一这天看看有多大的优惠。而双十一结束后,更是整个电商平台的“圣人期”,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沉浸在剁手后等待快递和包裹的等待之中。等到流量有所缓和,差不多已经是双十二的时候了。大企业损失两个月,有双十一这一天的爆发;而小企业损失两个月,等待了是同样与他们毫无关系的双十一当天。
而伴随着双十一年年成交额再创新高的是,双十一活动的“套路”,越来越深。
最早的时候,帮助双十一购物节打响名气的,莫过于哪个简单粗暴的“五折”巨惠。而且早期的电商企业一来由于节省了线下的门店成本,二来平台并未拼命从其身上搜刮利润,三来当时的电商流量每年都在节节攀升,所以多数电商企业的利润率还是比传统零售高上不少。双十一不过一年才只有一天,哪怕就是为了不赚钱赚吆喝,为企业品牌刷新些知名度也是好的。所以早年的双十一之所以值得所有消费者怀念,是因为当年的打折,是货真价实的打折。
但后来,双十一就越玩越变味。原本的“五折”,变成了一个低级的骗人游戏。参与活动的企业在活动开始前提前先把商品的价格翻倍,然后等到活动时再打上五折,这样一来一往,活动热度也蹭了,价格却几乎还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要么干脆就是为双十一专门生产一批产品,质量上相比往常所售卖的款式大打折扣,这样同样可以保证正常的利润。而这些造假的手段,屡屡还上了央视的权威揭露节目。
但是消费者也并不是傻子,价格游戏也好,质量游戏也罢,消费者顶多上当一两次,不会上当好几年。作为双十一的始作俑者,天猫平台自然不可能放纵商家和消费者这般“斗智斗勇”,砸了自家的招牌。于是,天猫推出的解决方案是,丰富活动内涵。“不止是五折”口号的提出,其实根源并不是消费者不喜欢简单粗暴的对折促销活动,而是商家的确已经承担不起这样的活动力度。
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分期利率优惠、花呗额度提升、X天保价政策…
为了让消费者剁手,天猫和一众电商平台的策划人员们,几乎是绞尽了脑汁。这也难怪很多消费者看了今年双十一各平台的促销活动后,不由得眉头紧蹙,好半晌都没能从复杂的参与规则中明白究竟是不是比平时优惠,又到底优惠了多少。难度直接堪比奥数水平。
现在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其实小创这里好有一比,就和现金贷平台的利率数字一样,纯属逗你玩。现金贷企业标注的利息,听上去可能只有10%,但是如果你仔细算一算就发现,真实利率可能接近100%。而当下的电商促销活动也是一样,活动方式比早期的双十一可能多了N倍,但是你细细一算,价格非但没有比平日优惠多少,经常还会因为你忘记点击使用红包,比平时还贵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平台把大嘴一撅,告诉你现在都是消费升级时代了,谁还在意双十一购物省个万八千的,花钱就是为了个玩儿。
归根结底一句话:除了直接降价,任何形式的促销,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