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类湿强剂


聚羧酸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羧酸基团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其既包括如丁烷四羧酸( BTCA) 、聚马来酸( PMA) 、聚丙烯酸( PAA) 这类的均聚物,也包括由马来酸、丙烯酸、乙烯醇形成的三元共聚物( TPMA) ,这些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羧酸基团的位置排列差异显著。聚羧酸类湿强剂可用于代替有机氯湿强剂。经过聚羧酸类湿强剂处理后,纸张不仅湿强性能有所提高,且尺寸稳定性和挺度更好。聚羧酸类湿强剂与纸张纤维形成的酯交联在室温条件下可水解,这有利于此类湿强纸的回收利用。
Xu 等研究发现,BTCA 对纸张的增湿强效果优于丁二酸、丁烷三羧酸、马来酸及柠檬酸,但因为成本较高而难于在工业上推广应用。与BTCA 结构类似的PMA、TPMA 对纸张的湿强效果与BTCA 相近,但成本却低得多。对机理的研究发现,聚羧酸类湿强剂与纸张纤维
间的交联包括2 个过程: ①聚羧酸结构中相邻的2 个羧基脱水形成环状酸酐中间物; ②环状酸酐中间物与纤维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交联结构。尽管聚羧酸处理后纸张湿强度的提高是由酯交联直接引起的,但第一步形成环状酸酐中间物是决定步骤。聚羧酸对纸张的增湿强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成本高及功能单一等,但通过一些改性方法,可开发出更有效的聚羧酸湿强剂。因此,聚羧酸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且有望实现工业化和广泛使用的新型高效环保型湿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