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当一名高级餐厅的服务员,可以在客人期待的眼神中呈上一盘美味佳肴,可以当着一对恋人的面开启闪烁着爱之光芒的红酒,可以为失意的独行人挑选一首治愈曲子为其疗伤……总之,想到店里的客人都能满意的、幸福的微笑,我就觉得自己干了一些大事情。
慢慢长大了,在现实中、在电视里看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员的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轻松、愉悦,那么有价值,反而时不时的遭到一些客人辱骂、羞辱,我有点动摇了:服务这活儿,我干得了吗?
大学毕业后,终究没有勇气选择服务这个行业。(更确切的说是没有缘分。)在一家小餐厅实习时,因为拖地没有用足力气,被主管劝离了。
还好,中国中铁一局向我伸出橄榄枝,给我安排了地铁项目部干文秘的事先做着。吸取之前的教训,我给办公室拖地的劲儿用的很大。直到被调入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团委,我还是保持着每天用力拖地的习惯,生怕哪天某位领导进门一看地面,告诉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又到了2015年底,当我调入集团公司团委工作时,发现办公室没有拖布,保洁阿姨每天都会来打扫地面。从那时起,我总觉得自己周围不够干净,但又不知道这一尘不染的石板砖哪里不干净,或许是心中一抹灰尘始终没擦掉吧。所以,每次阿姨在我座位附近拖地时,我都要站起来,点头表示感谢。内心里,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个“服务生”对另外一位服务人员的问候。
我的职业是团干部,从第一天到岗,就知道自己须要干两件事: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刚开始,我可能还没有能看到其中的本质。以为,只要带头嗨起来、闹起来,给青年同志们打个样,就完成任务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参加了股份公司团委2014年的培训班。作为三级单位团委书记,我期待着,瞅着机会把咱们企业共青团工作和我个人展示一番。在课堂积极踊跃听课、提问,晨练过程中跑在队列前面以显示“飘逸”英姿,课间不忘把自己写的歌唱两句给同桌听,找准机会就上台发言把工作业绩罗列出来……在其他单位团干部啧啧称赞中,我欣慰的感到,工作没白干、表现没白费。培训班临别之前,我还不忘与培训班的团干部同学们互诉衷肠:来陕西了,一定要打电话啊,带你们看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
一晃3年过去了,当初“承诺”要到西安的小伙伴,一个也没有来;倒是有一个大学同学说要来西安度假,我却遗憾赔礼说,要去北京出差,不能“接驾”了。微信群里的信息也渐渐稀疏,只是偶尔会有同志交流一些工作,索要一两份材料罢了。原来,大家都很忙。3年后的今天,我又再次踏上了团干部培训班的旅途。同样美丽的地点,同样宽敞的教室,同样多的同学,不同的是,我已经31岁了。在这个90后都不好意思自称“小鲜肉”、“小仙女”的地盘上,我说话声音都得掂量着,生怕别人看错了叫我“老师”。
这一次,我有幸被任命为第一组22名学员的组长。在班委通气会上,我上台脱口说了一句:“各位班委同志,请多关照一组的同学们。”似乎,真有一种力量,从一开始就在“约束”着我,让我再难找到3年前那种呼之欲出的展示欲望。
直到第一节课上,石家庄党校杨东广教授字正腔圆的念到十九大报告中“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时,我才明白,那种“约束力”来自哪里。我在90后团干部的眼中看到了一股力量,那是渴望展示自己,渴望愉悦他人的力量,那不正是我3年前站在这里浑身充斥着的那股力量吗?3年前的经验告诉我,这个“舞台”对于一名新任职的团干部来说,真的很重要。
组员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即兴演讲、积极参加讨论和晚会节目排练、充分交流各自兴趣爱好;有特长、有热情的同学为了提升节目质量,每天都会在繁重的课程后,依然讨论到深夜。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组是派出即兴演讲最多、文艺晚会参与面最广、“总结大会”参与度最高的小组。直到深夜,大家还要拉着彼此的手互相挽留、再做重逢之约。
正如曹彬书记讲的那样,我们现在要“尽力做满足青年高层次需求的事情”;我觉着,让组员都能充分展示自我、享受自我价值的绽放过程,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吧。回想远在五湖四海的一局团员青年,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似乎明了许多。
培训接近尾声,刘传刚书记带着大家一起讨论“团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可以说是把培训班推向了理论学习的高潮。“团干部要逼自己做圣贤”、“团干部的格局都是由委屈撑大的”,传刚书记诸如此类的言论,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原来,团干部的真正价值在于“搭台”而不在于“唱戏”。台子不给广大团员青年们撑起来,恐怕是自己嗓子喊破,也顶多算个“网红”。一个人的精彩不如一群人的精彩。
听了各单位的团干部谈了很多,我深感自己有些吃老本了。工作创新力度、工作细致程度都落后了。可怕的是自己待在办公室里还没有明显意识到这一点。有幸的是,此次培训我们坚持了“学学知识、认认同伴、找找差距”的总策略,总算还是收获满满。
最让人欣慰的是,我恍然大悟,自己正在干的这份共青团“事业”,正在回归小时候那个“当服务员”的梦想。要想不负这份事业,唯有“读万卷书”——让自身“强硬”起来,“行万里路”——到基层一线来回寻觅青年的真正需求,“悦人无数”——靠着真抓实干让党政领导、兄弟部门、团员青年们都能更满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