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寒风瑟瑟,让人发抖。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包括中、农、工、建在内的51家大型金融机构,“密会”20余家房企。
“密会”本就不平常,更惊奇的是地点选在了富凯大厦,也就是证监会的办公地。要知道,证监会可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来决定上市房企的融资节奏。
在证监会的“大本营”举办会议,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寒冬“密会”,在证监会眼皮底下“搞事情”
11月16日,北京金融大街19号,证监会大楼里面,金融机构巨头与龙头房企进行了一次聚首。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迎接十九大后地产新机遇?——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投资策略。
首先来看一下名单:
51家大型金融机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开行、中信银行、天弘资产、中信资本、百度金融等。
20余家房企:华夏幸福、荣盛发展、泰禾集团、中国金茂、首创置业、金隅地产、海航地产、鲁能集团、银亿股份、朗诗绿色地产等。
从上面的名单可以看出,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房企,基本上都是国内的龙头企业,阵容豪华。而办会的地点,不偏不倚,就选在证监会的办公地点。
证监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决定上市房企的融资节奏,房地产又是根敏感的神经,传播开来的会议纪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大家都以为来了一条“大新闻”。
不过,证券时报马上就替证监会进行了澄清,还用了“跟证监会没有半毛钱关系”,这种隐含着强烈情绪与立场倾向的字眼。
由此可以断定,这场会议真的跟证监会没有关系,而证监会或许也反感这种“蹭热点”行为。
“密会”到底讲了什么?
房企和银行开会,选在证监会的地盘,这本来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想要弄清楚原因,还是需要从会议本身着手。
首先来看一下金融机构的部分观点:
房地产是商业银行的压舱石。
当前房企融资面临一定压力,直接融资规模显著下降且融资利率较高,随着国家对金融风险控制政策的规范,未来利率会逐步降低,直接融资市场也将越来越规范。
“压舱石”一词,一语点出房地产企业与商业银行之紧密联系;房企面临融资压力,未来市场越来越规范,意味着房企至今已经捉襟见肘,未来融钱更加不易,一损俱损,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
再来看一下房企的部分观点:
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应重视防范经营管理风险,继续保证财务稳健与资金安全,合理控制企业资产负债水平。
最后看一下第三方调查机构的部分观点:
大型房企风险主要来自负债率较高,业务转型等;中型房企风险主要来自经营杠杆较大,拿地价格较高等;小型企业主要面临资金链断裂,无法拿地等风险。
通过观察房企和第三方机构的观点,可以看出,只要是房企,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资金问题,而中、小房企还面临着拿地问题,换句话说,土地储备量可能不足,未来拿地成本越来越高。
因此,这次会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小房企的日子不好过,压舱石出了问题,银行能不着急吗?
为什么选在证监会“眼皮下”开会?
通过公开渠道可以发现一个怪现象:没有发现万科、融创、碧桂园、恒大等房企的身影。
这些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在前段时间疯狂拿地。今年1-10月碧桂园、万科、保利分别以1903亿、1525亿、1222亿稳居冠军、亚军、季军位置。
土地储备是有限的,被大房企疯狂抢购之后,留给中小房企的“蛋糕”不多了。或许正是如此,这次会议才会特别提到,中小企业面临着拿地难的问题。
这就导致了房企的日子冰火两重天:
以融创、万科、恒大为代表的房企现在活得很滋润,股价连创新高,而另一些土地储备少、融资能力弱的房企则出现亏损。
作为商业银行的压舱石,房地产出了问题,金融机构也跟着着急。因此,一条线上蚂蚱的金融机构和房企把会开在了证监会大楼,难道是想造出影响力,影响调控大计?
昨天,《51家金融巨头20多家房企聚首富凯大厦关乎2018楼市》这则新闻放出,当天地产板块领涨。
新华网看不下去了,在今天刊文反问,地产板块异动与这个闭门会有关吗?证监会办公地点真有这么大魔力吗?并在结尾提到,好事者还是少些臆断、炒作的心态,多关注一些行业活动自身的内容价值吧。
直指投机炒作之风。
房地产还能绑架GDP吗?
众所周知,房地产为我们贡献了非常大的GDP。
仅在2016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5%,而中金公司测算,同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产业链占GDP比重可能高达20%。
这也不难理解,本轮地产调控开始时,很多房地产商并不是很重视,认为会回到调控——经济下滑——放开调控的老路。但是在经济结构转型、供给侧改革发力的情况下,GDP并没有想象中的因为房地产调控承受巨大压力,反而GDP保持稳定。
想用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筹码正在落空。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资金捉襟见肘的房企怎么会不着急?
在银行的资产体系中,截至2016年,房地产贷款占了贷款余额的四分之一,在房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房贷成了银行最安全的资产。
而到了今年,随着“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政策落实,在一轮轮调控下,不少房企“躺着赚钱”的日子将要走到尽头,随着去杠杆、资管监管加强,想让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更是难上加难。
房地产日子难熬,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
未来还会放开调控吗?
很多时候,幸福生活都是“熬出来”的,那么房地产未来调控还会放开吗?
不会!
住建部等三部门昨天召开会议,明确提到了,要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而这则新闻来源于新华网,人民网等官媒也进行了转载。
毫无疑问,这对房企来说无疑是一磅重锤。当房地产回归本源,不再是地方政府GDP的夜壶时,房地产的寒冬正在来临!
摩根士丹利此前的文章提到,随着监管趋严,未来将有更多的至今从楼市流入中国的股市,并在未来一两年内创造新的牛市。
对于房企来说,春天,或许还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