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专家:盲目跟风打单品,你适合吗(上)


  03.jpg

最近有很多人问我,如何做火一个单品店?一个又一个媒体追捧的单品店爆红,这是一个单品为王的时代。似乎不做单品,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而事实上,打单品究竟好不好?什么样的店适合打单品?本文将做一些分析,希望给餐饮人带来一切启示。

 

到底要不要打单品?

 

1、从单店角度看,品类比单品产值更大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是做川菜第一还是酸菜鱼第一?

 

做酸菜鱼,人均和人数摆在这儿,一家店围绕着一条鱼能卖出多少营业额,都能算得到。自身属性拉低了价格这个天花板的高度。

 

而一家川菜店桌均的想象空间就很大,往早了看俏江南,往近了看孔雀川菜,品类注定了桌均演绎空间。

 

2、从经营角度看,单品比品类容易复制

 

接着上一话题,开一家川菜馆跟一家酸菜鱼店,这两者需要的投资和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光川菜厨师的招聘和管理问题,就够新手老板喝一壶的了。

 

而一家酸菜鱼店,如果是带加热做火锅的话相比来说会轻一点,如果去掉加热装置只做一道菜,配些小食,体量更轻。这样一家店的启动成本也会很低,在选择开店地址的时候,可选择的点位更多。

 

3、从资本角度看,单品比品类更受欢迎

 

这个才是重点。

 

我接触不少快消过来的餐饮人,他们在运作餐饮的时候都带着快消思维。有些入行年头稍微长点的人也确实在跟我们抱怨,餐饮难做,琐碎的事情很多。而且也容易触到天花板。

 

年轻的餐饮人在一开始就是抱着创业的想法做单品。比如红遍全国的喜茶、还有宝珠奶酪,基本上是项目启动跟投资人注资在同一时间段。一些不找投资人的,往往自己做牌子,然后伺机放加盟,自己管几个店,其他的城市招代理加盟。

 

原因我在上文已经提到。以单品为主的餐厅,体量轻方便管理,虽然单店盈收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一旦资本对接后,把数量铺开,那效果就不好说。不过这也变相要求了企业自身内部的体系和管理完善。

 

相比之下,做菜系的品类餐厅想要大规模复制就比较难,同样风险也比较大。早一批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几家餐饮品牌,基本都是做传统中餐,体量较重,结局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单品为主的餐厅近几年来一直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