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佐餐搭配技巧(初篇)


      在扔掉了铁饭碗回到了家乡小城自谋生路后,开始了对葡萄酒知识的学习,毕竟混饭吃就需要专业的知识。在产业园的这些天除了了解企业文化和完成日常必需的量化工作之余,伪叔我就葡萄酒知识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给你们看看我最近都在学些什么吧。

 

对于曾经信奉爱国不学英语的我现在也是种煎熬!!!那就目前我学习的皮毛知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红酒与食物的搭配方式吧(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及时指正,放心我不会打你的

我们的味觉分成酸、甜、苦、咸四种, 苦味在厨艺里较少见。 事实上科学家还发现第5种味觉, 称之为Umami、 也就是中餐常用的味精口感。 在西方厨艺里较少见。 以一瓶好酒烹调食物, 餐间亦饮用相同的葡萄酒, 这当然是最佳的酒与美食的搭配方式。 法国许多高级餐厅用来烹调用的酒都是顶级酒, 使食物更加美味。 事实上, 我们必须仔了解各种味觉间的相互关连。

(PS:跟领导说还没尝过过酒庄的红酒呢,立马给我开了一瓶。对于没有喝红酒习惯的人来说这款戎子鲜酒系列算是上选。流体流畅、清新怡人。)

       葡萄酒跟菜肴的搭配,就好比是夫妻之间的关系,两个人既要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需要有一定的互补性,这样两人才能在和谐相处之下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一起白头偕老。最初,葡萄酒的风格发展是为了让一个地区的餐饮更加完美,葡萄酒果香浓郁,风味丰富,或干或甜,或白或红,款式多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花哨”的酒精饮料了,无论什么样的菜肴,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一款与之搭配的酒款,这也正是葡萄酒的独特之处,也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吃中餐。首先,不同于西餐吃完一道菜再上下一道菜的上菜顺序,中餐都是多道菜同时上桌,因此不能像西餐那样可以根据每一道菜的特点来安排合适的葡萄酒。再者,从菜肴本身的特点看,中国菜繁复细致的烹调手法与讲究的汤汁酱料搭配,能让菜肴本身的味道十分完整平衡,没有留下多少余地给酒来发挥,而中国人常说的“无酒不成席”的“酒”其实只是一种助兴的饮料罢了。因此,当葡萄酒遇到中国家常菜时,不仅要遵循西餐中餐酒搭配的基本原则,更要考虑中国菜的特点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事实上,葡萄酒遇到家常菜时常出现的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葡萄酒以及先喝哪款葡萄酒的问题。无论哪一种菜肴,构成的要素都有三个:原材料、调料和烹饪方法。原材料决定菜肴的内容,调料决定菜肴的风味,烹饪方法则决定菜肴的特色。葡萄酒跟中国菜的搭配更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看看到底是哪一个方面在菜肴中占主导地位。至于先喝什么样的葡萄酒,如果可以像西餐一样稍微确定下顺序,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回过头想想,中国人吃饭喝酒,一般都不会像老外那样配上三瓶四瓶不同的酒,一瓶足矣,吃到不适合配酒的菜,那么最佳的选择也就是不喝酒啦!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葡萄酒这个 “舶来品”实现本地化,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餐桌呢?我想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实践,也需要更多的指导,在充分了解菜肴的情况下去选择合适的葡萄酒。

        那么本期就先给大家总结一下搭配的标准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方式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搭配吧)

本文源自:酒侬文化http://www.joynoon.com

推荐阅读:2017年中国葡萄酒十大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