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触碰耶路撒冷这颗“政治核弹”?


 特朗普为何触碰耶路撒冷这颗政治核弹”?

中东冲突的问题,源于宗教上的历史纠结,要害在于耶路撒冷的归属。不管是谁,若在这上面选边站队,都无异于触碰中东冲突的“政治核弹”。

在伊斯兰国武装力量被普京、巴沙尔全部驱离叙利亚全境,中东即将迎来和平与稳定的曙光之时,特朗普的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又点燃了该地的另一个“火药桶”,从而使中东又陷入了一个新的纷争状态,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伊斯兰国的极端恐怖活动。

路透社126日看到了一份美国国务院文件。该份文件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美国要求以色列对这一决定予以适度回应文件指出,我们预计中东和全球将对这一消息进行抵制。

明明知道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会遭到中东和全球的抵制和抗议,可是特朗普为何还要执意触碰这个中东“火药桶”呢?这里面必有鲜为人知的内情。

一、美国的内政身影与特朗普的救命稻草

外交服务于内政。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外交往往就是一国内政的对外拓展。

因通俄门的纠缠不清,特朗普的国内地位如履薄冰,兑现竞选承诺,巩固政权根基,尤为重要。

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朗普的政治诚信度在美国选民眼里,也还是挺高的。执政以来,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兑现承诺。尽管碰壁不断,但特朗普也还是韧劲十足,不达目的不罢休。

尽管特朗普的一些政治决定,比如禁穆令、修隔离墙等,在外界,包括华盛顿的政治精英看来,有点荒唐可笑,不合情理,但都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红线——兑现承诺,取信选民。

分析特朗普的政治决定、外交动作,他的内政考量是一个基本的锁钥或解码的工具。

以此视角观察,特朗普政权不顾国际社会和阿拉伯国家的反对,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把美国大使馆从现在的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都是为了兑现总统选举时的承诺以有利于巩固国内支持基础的内政因素。

外界固然纷纷批评特朗普政权的中东政策明显陷入迷途,但在此时却是拯救特朗普本人政治前途的一颗救命稻草。

鉴于耶路撒冷归属的极度敏感性,美国历届政权都非常谨慎地采取耶路撒冷地位应通过和平谈判决定这一立场。美国甘愿在其中做一个调停历史纠结的中间人。特朗普出于内政的因素改变这一立场意味着美国在事实上放弃中东和平谈判的“中间人角色”。

透过特朗普国内地位岌岌可危的背景,可以看出在美国改变中东政策的背后,站着一大帮期待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的支持阶层的庞大身影美国政治玩的是一种政治压力集团院外游说的游戏。从美国内的政治成色上看,与特朗普的支持基础重合的共和党保守派有79%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支持以色列,而支持巴勒斯坦的仅为4%。由于涉及与俄罗斯的不透明关系的“通俄门”持续发酵,巩固政权的前景仍未形成。所以,特朗普的此次决定也就越发显示出他急切希望留住这些国内支持阶层的猴急心理。

二、以色列在美国政治棋盘中的分量

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政治棋盘上有着足够的分量和影响力。以色列撤盘,对特朗普而言就是一颗待爆的“政治核弹”。

为了取悦以色列,特朗普政权10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坚持反以色列的立场,宣布退出该机构。此外,特朗普还暗示撕毁以色列一直强烈反对的伊朗核协议。他的这种亲以色列的姿态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

再者,以特朗普的女婿、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为代表,财政部部长姆努钦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科恩等政权中枢高官多为犹太裔美国人。女儿伊万卡以结婚为契机也改信犹太教。这也充分说明了美国的政治棋盘上已经根植着厚重的犹太裔色彩。

以色列对奥巴马达成伊朗核协议,早生怨恨。美国的此次亲以态度也是特朗普对前政权的执意否定。

三、耶路撒冷问题为何是个触碰不得的烫手山芋?

耶路撒冷问题对中东乃至全球来说都是巨大风险。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对中东乃至欧美的信徒来说都是一片特别的土地。100年来耶路撒冷之争一直成为全球生乱生战的火种。

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曾4度为争夺耶路撒冷交火。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也无数次发生冲突,民众深受其害。中东纷争的中心是巴以问题,其本质是围绕“耶路撒冷圣地归属”产生的对立。

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与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但只是实现了一个短暂的历史性握手,根本的矛盾并没有解决

因为宗教上的情感纠结难以切割,耶路撒冷的归属作为一个十分棘手的微妙问题,也使着历代美国总统等调停者均采取将该问题暂时搁置、以求延后处理的方针。

一战期间,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写给犹太裔银行家罗斯柴尔德的一封简短信件成为以色列独立的依据。与此同时,英国与法俄确认了大战后如何划分在中东的势力范围,还向阿拉伯人承诺支持其独立。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政治决定和两边讨好的投机政策,导致了如今的中东混乱局面。

四、特朗普引爆“政治核弹”,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对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在中东投下一枚“政治核弹”。

“承认耶路撒冷,特朗普将引爆地缘政治‘核弹’。”这是俄罗斯《观点报》126日评论的一个核心观点。

“特朗普先生!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红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5日强硬表态称如果美国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土耳其将与以色列断交。

在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表示,特朗普的做法跨越了“所有红线”。6日,有巴勒斯坦民众走上街头,焚烧特朗普画像和美国国旗。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7日发表题为《特朗普点燃巴以问题定时炸弹引信》的社评称,这是一种外交方面的故意破坏行动,将激起了穆斯林的普遍愤怒,为极端势力的东山再起提供强力的刺激

如今令人忧虑的是,特朗普已点燃了引信。在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上站队,已爆掉了人们对于美国可能充当诚实调解人的任何残存想法。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一直是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特朗普如今冒冒失失地点燃了他的引信,也很可能在国际社会的一片哗然和穆斯林世界的持续反对中把他自爆掉

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政治决定,隐藏着难以预知的极大风险。深陷漩涡的特朗普也不得不狐疑起来。据媒体爆料,在多国领导人“示警”后,特朗普正准备推迟签署有关迁移驻以色列大使馆的文件,有人说他犹豫了。

2017129日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