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我等你好久了


 休谟,我等你好久了

2017-12-22

 

在网上购书,快的时候头天晚上睡觉前下单,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了。这一次在网上买《大卫·休谟传》,快三个月才到货。

 

在历史上所有的思想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卫·休谟。——不是最崇敬,而是最喜欢。如果说崇敬的话,也许仅仅是对其思想成就的敬仰;喜欢,不仅是敬仰其思想成就,还包括对他的人生的认同和赞赏。对休谟的人生了解越多,喜欢也就越多;在我看来,休谟的人生是最美好最完善的人生,是真正值得过的人生。成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成为一个文笔优美的文学家,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坦坦荡荡,无私无畏的好朋友,这就是我对休谟的向往。

我最初了解的休谟,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启蒙学者。但是,休谟的哲学是什么,他对哲学史的影响是什么,他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实所知甚少。后来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休谟不再仅仅是个名字,在这个名字之下,已经可以附着一些哲学的概念或者原理了。比如经验主义,怀疑主义,休谟问题,逻辑与归纳,实然与应然,等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引领着我去读休谟的《人性论》,《人类理解论》。休谟的哲学著作对我来说有些困难。硬着头皮读下去,我对休谟的理解还是没有超过罗素告诉过我的那些。在《人性论》中倒是读出了一些经济学有关的东西,比如人性与私有制的产生,还有斯密着力研究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性的思想。算是有些收获,却不是很多,休谟还没有立体起来。

斯密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读过休谟的《人性论》,还因此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休谟因为他的反宗教立场,一直受到教会当局的排挤。我对休谟的更多的认识,是来自阅读与斯密有关的东西。比如约翰·雷的《亚当·斯密传》,以及《亚当·斯密通信集》。《亚当·斯密通信集》的编者之一,正是现在这部《亚当·斯密传》的作者欧内斯特·莫斯纳,他是斯密和休谟的专业研究者,写过一系列关于斯密和休谟的著作。斯密的通信对象,最主要的就是休谟。从这部《通信集》中可以看到,他们二人的友谊非同寻常。休谟与斯密之间,是那种君子之交,精神之交,一种男人之间的神圣友谊。他们彼此欣赏,彼此依恋,彼此信任;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当初斯密准备到伦敦出版《国富论》,担心回不来,就委托休谟处理他留下的文稿。后来休谟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又委托斯密出版他的遗著。在休谟与卢梭交恶的过程中,斯密对休谟的维护是真正出自兄弟情谊的关怀。

因为斯密在经济学历史上的重要性,因为休谟与斯密之间亲密的关系,促使我更多去关注休谟的经济思想。休谟是可以称作“经济学家”的,因为他有专门的经济学著作,那就是《政治论丛》。《政治论丛》是一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小册子。休谟留给后人很多重要的经济思想,比如绝对优势原理,货币数量论,国际贸易的自动平衡机制,产业的国际转移理论,等等,都来自这本小册子中。莱昂内尔·罗宾斯晚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作经济思想史的讲座时说,我们要了解十八世纪英国的经济思想史,读休谟《政治论丛》中的《论贸易》、《论货币》、《论利息》等几篇文章就可以了。此言不假。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而斯密的经济学,在休谟的这部著作中已经有很好的呈现。我们一直以为斯密是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鼻祖,这种判断可能有问题。休谟的《政治论丛》出版于1752年,那时候斯密才刚刚在爱丁堡大学做编外讲师。斯密在讲英国文学的时候确实讲过一些自由贸易有关的东西,说他受到休谟的影响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休谟的这本小册子写成之后,曾经请斯密看过,而那时候斯密还来不及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休谟的《政治论丛》我读过好几遍,我以为对休谟的经济思想我大致已经了解。为了对休谟有更多认识,这些年还读过休谟多卷本的《英国史》,以及关于宗教问题的一些小册子,比如《自然宗教对话录》。十多年前逛书店时,被韩东晖的《智慧的探险》所吸引,尤其是讲休谟那一部分。我对休谟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东晖对休谟美好形象的描述,他是那样的才华横溢,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还是那样好脾气和好人品。在韩东晖笔下,休谟之所以写《英国史》,似乎仅仅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学天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气。这种才气在哲学中是得不到体现的。这样一个大学问家,似乎是可以将学问用来玩儿的,就像熊彼特所宣扬的那样——“为艺术而艺术”。我真心佩服这样的洒脱。我期待《英国史》也有好多年了,但前些年这部著作才有了完整的中文译本。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互联网带来的出版业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似乎所有有价值的书都可以看得到。比如休谟这本薄薄的《自然宗教对话录》。对于休谟来说,这本书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他把这本书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但因为其“内容”的反动,在他生前一直不敢让它出生。他去世之后,他的朋友才帮他出版了此书。

读过休谟的一些著作,对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的思想有了一些了解。相对于我对斯密的了解而言,对休谟的认识却是很单一的。我读过斯密所有的著作,还读过他很多传记,因此对于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和作为一个人的斯密都有比较多的了解。对于休谟,我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可爱的人,相对于斯密,还是一位可靠的朋友,可是我对他的了解还是很片面很单调。关于休谟的人生,我了解比较多的只是他与卢梭的那段公案,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大卫·埃德蒙兹的《卢梭与休谟》。而对于休谟生活其他方面,就了解很少了。我是那样喜欢休谟,而对他的人生却了解得那么少,我觉得有些愧疚。

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希望对他了解更多。对于休谟,我急于了解很多很多,我很想了解他早年在法国经商和学习的经历,很想知道他前往欧洲大陆参战的详情,很想知道他作为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秘书及后来担任副大使的经历,我甚至还很八卦地想知道他选择独身的理由。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来我都很希望能够读到一本详尽的休谟传记。读过一两本休谟的思想传记,对于他的人生的介绍还是很少很少。

 

九月底,看到当当网上预售欧内斯特·莫斯纳的《大卫·休谟传》,喜出望外,我期待一部大卫·休谟的长篇传记已经很久了。这本书原价138元。这么贵,应该是大部头。最近些年,我读了一些大部头的传记,有伊安·罗斯的《亚当·斯密传》,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杰里米·阿德尔曼的《入世哲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的奥德赛之旅》。这几本书都可以用来做枕头。读这样的大部头,我感觉很过瘾。

付了款,就等着它的到来了。最初的信息说预计到货在十月初。还有些担心,国庆期间我们要去武夷山,有一周左右不在家。国庆假期结束,还没有到货。天天在网站上看物流信息,发现信息好久不更新了。到了十月底,有更新信息,说是预售书籍未到货,预计要推迟到十一月中旬。又过了双十一,物流信息又很久没更新。到了十二月初,有了更新信息,说预计本月底可以到货。我还是每天上网站查询物流信息。本月二十号的时候,终于看到已经发货的信息。本来说是明天送达的,想不到今天中午就收到了取件的短信。

到小区门口取了件,立马拆掉外包装,一路浏览着回来。回到家里,在阳台上端坐下来。阳光暖洋洋洒在身上,周身暖烘烘的。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的下午,舒舒服服躺在摇椅中,逍遥自在地阅读《大卫·休谟传》,这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幸福多么美满的事情啊。博尔豪斯说,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样子;我相信正在读《大卫·休谟传》的我就在天堂。

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眼前的文字渐渐有些模糊。恍惚间,一个胖乎乎的人影在眼前呈现,他戴着一顶可笑的帽子,红色的,就像浴帽一样。他身上的衣服很臃肿,又是那种珠光宝气的样子。他就是休谟。他这副样子,有人说“像个包税人一样。”一时间好像是斯密附了体,我扬起手打了个招呼——“休谟,我等你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