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晚期至本世纪初期,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浮躁、时尚火爆、真善美与假恶丑共存的我国体制机制转型期,人人都被卷入时代的潮流,如何识水性,冲好浪,勇立潮头?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下斗胆进言,说了一些絮叨的话,汇集成《李家成随笔杂文集》一书,已在2010年初出版。
在跨入知识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并未停下笔。鉴于鄙人曾多年在政界,混迹于官场,退休十余载,生活在社会基层,又以草根的视觉,管窥世相与人性,偶有管见,随笔记下,在媒体发表,近来挑选了部分文章,集腋成册,便取名《管窥集》,只能算是本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与大家共勉。这部新著也是笔者《随笔杂文集》第二卷。本书分社会点击、心灵折子、反思历史、闲话域外、温故知新、官场论坛、反腐倡廉、思想芦苇、白说也说、说长道短、杂文边缘、百字微博、新闻品读、文艺叩问、人生智慧、前卫视点16个栏目,选取了125篇文章,谈古论今,针贬时弊,多角度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为中国人重新寻获精神寄托和灵魂港湾提供另一种可能。在管窥世相与人性中,尽量体现活泼、调侃、幽默的风格。其整体格调都是人们最关心和最需思考的热门话题,写近不是浮皮潦草,逞一时之勇;写远不是坐而论道,满纸清淡;都是实实在在话,一颗真真切切的心。“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力争成为全新的社会人生读本,珍贵的时代民间档案,便是本书的目的。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吏反腐扎实有效,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有希望。本书涉及的一些问题,今日或许已不存在,但作为转型后期一段阵痛的历史,仍有必要留给后人借鉴。
笔者人老愚笨,书中差错难免,还望读者指正。
李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