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之过及无


 追求之过及无

喻建国

追求,显示了尽力寻找与探索的动态。在现代社会,“追求”又常作为对异性的求爱。追求因需要而起,如果没有需要,特别是没有急迫的需要,也就不会出现追求的动态,自然由无需也必致无追。

人若有了强烈的欲望,也就有了强烈的需要,追求的动态就必然出现了;人若只有一点欲望,也就是需要的强度不高,人的追求强度也会降到很低的水平;人若没有欲望,也就是无所需要,人也就没有了追求。

强烈的追求会导致出错,甚至有时会闯祸,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方法是调整自己的欲望强度,把强烈的欲望降低为一般的欲望,这时很自然地就将追求的强度拉下来了,因为强烈的追求而可能出现的出错或闯祸也就自然解决了。

阅历过追求之过及无之后,再来看看追求与人的关系。做人总该有点追求,也就是总该有些目标,有些欲望,没有目标的生活或是没有欲望的生活是非常可怕的,理想不就是目标或欲望的另一种图像吗。目标、欲望、理想要切合实际,每一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实际,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自己所占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毗邻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目标、欲望和理想必须落在这些时间和空间中,这就切合实际了,否则就是非分之想,或者就是妄想了。

追求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致乐剂,也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致痛剂。我们应该努力地让追求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致乐剂。

世间很多事往往都不是强求可得的,纵观历史,强求不得的事比比皆是,因强求而带来的不幸、灾难和祸患为人们留下了多少历史篇章或是催人泪下的故事。不撞南墙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也为很多强烈追求者高悬过莫强求的警语。强求者为了一个鸡蛋而失去一根手指的事常有发生,强求者为了看一看另一座山的风景而不顾眼前的大好风光的事也是人间常见的。

运谐中的平和能够防止出错,能够消饵肇祸,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和可以经常让个体的欲望保持在一个不甚强烈的水平,因此个体虽有求,但不致烈焰攻心,为获得需要,平平地努力,心平似水,也就可以保持向着追求的目标稳步地前进,渐趋而行,逐步达到,诚如水到渠成。

运谐中的渐趋能够让错误消饵在萌芽状态,渐趋是渐渐地趋行,不急不躁,审时度势,一直在对前行做出审慎地判定,能够最快地敏捷发现出错的萌芽,也能够最快地去除出错的萌芽,出错就无以为继,渐趋就能够安全地健康地前行,稳步地趋近目标,当遵行渐趋的行者到达目标时,似乎一切就是那么当然,追求的目标已然在自己的足下。

运谐之下的追求何其神妙,追求中的运谐何其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