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新春假期,新春的气息掩盖了房价,楼市已然淡出大家视线。而今年春节又恰逢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楼市调控加码,1月各地开发商推盘量明显减少,楼市成交整体清淡。另外,2月3日,央行同时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以及常备借贷便利(SLF)各期限利率。次日,央行公告称暂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被市场解读为“变相加息”。那么,此次的加息是否会令房地产就此进入滑铁卢呢?
加息预期骤然而起,房价或会下跌?
据悉,2月3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央行上调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品种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7%。此前的1月24日,央行上调MLF利率,其中6个月和1年期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上升10个基点,这也是央行在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据了解,此次央行主要是通过三个借贷工具进行变相加息,除了上诉所提到的两个以外,还有逆回购。而与传统加息相比,变相加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要弱,但方向性出现了调整。对于为何要“变相加息”,有分析认为“变相加息”是由于跟进美联储加息(防止资金流出)、防通胀等因素考虑,大部分人士则认为,主要是央行借此进一步降杠杆、防风险的考虑。
此外,央视方面在随后解读中表示,央行上调了给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时收取的利率,而没有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所以这次上调不等于加息。但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和中期借款利率均有提高,意味着央行将加强对信贷的约束。
而关于此次上调的政策来看,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此举向银行贷款形成利率传导,从而控制银行发放信贷的增速和规模。至于加息,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从美国加息带来的资本流出压力来看,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预期。这一操作被认为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降杠杆”思路的体现,盛东认为,这对房地产业而言绝非好消息。央行对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大幅上调的风险。去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的支撑,全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房地产市场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滑铁卢或将到来。
另一方面,根据央行的数据,2016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65万亿元,同比多增9257亿元。而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比44.9%。信贷则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项。目前来看,加息或者变相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出现。
展望未来,投资性购房风险增高
盛东认为,相比2016年,在今年买房特别是投资需求购房的风险确实更高。因此,对于个人购房者而言,在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买可以保证房产的流动性,在需要套现时成本和风险都相对较小。同时这一类物业的估值也相对成熟,偏离价值程度小,贬值风险低。
值得一提的是,2月3日,央行开始调整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盛东认为,此次利率上调反映央行通过紧货币抑制金融杠杆政策意图进一步强化,未来不排除去杠杆进一步加码,也将对未来楼市走势造成压力。此外,更有人称:“不论是房企买地卖房,还是作为消费者自己的投资,在降息周期内,可以闭着眼买,因为市场需求在投资推动下非常旺盛。但到了加息周期,保命原则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短期房价涨跌看信贷,中期看土地,长期则看人口。因此,信贷是否收紧将是决定2017年楼市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买房一定要考虑逃生指数,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首选是有学区有地铁的住宅,然后是城区住宅、公寓,最次才是郊区。考虑资金价格的上行对房地产来说是利空,因此未来一年投资需要谨慎。盛东从各大数据分析出,从2016年市场供应看,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刷新历史纪录,但实际入市的商品房住宅土地供应则刷新历史最低。所以选择投资或者自住城市,必须看土地供应量。长期来看,在春节期间人口流出多,春节后,返城人口多的城市,成长性必然更好,也更值得在此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