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基本可以反映出,人是一个矛盾体,我们非常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但也很恐惧变幻无常的人生。工作稳定的人羡慕他人的极高的收入和刺激的体验,而漂泊者也感叹背后不为人知的苦楚;就好像那些读书少的人,总会可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但也可能走向读书无用论的极端。痛苦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其意义往往也是中性的。
痛苦一:对当下的自己不满意,这是一个常态,这不像古代,父辈什么身份就老实干什么,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就没有什么多余的烦恼,因为这个叫天命,虽说确实束缚了人类发展,但人类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大部分人都成为金字塔根基,只能说束缚了人类整体和少部分个体。而如今,似乎人人都有机会了,但大部分人的命运依然不会有太大改变,因为懒惰的人太多,不是说,如今这个时代,仅仅靠拼勤奋就够了!对自己不满意,大部分人只能变成一种怨愤情绪,有时候连发泄的渠道都没有,想起来都有点可悲。
痛苦二: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满意,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如果你认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某个方面一定是天赋异禀的,那选择在很大程度了就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很可惜,很多人是无法找到这个方向!我们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化群体认同的过程,比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应该听话、应该考好大学、应该找个好工作,内心最大的渴求,虽然一直都在,但会被搁置在越来越偏僻的角落。而人一入社会,自己的生存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就会接憧而至,似乎我们已经被逼到绝境,但梦想这种东西并不会完全被责任感所取代,很多老人离世前最大的遗憾,都是没有发挥个人才能,平庸的度过一生。这种痛苦同样会伴随着大部分人!
痛苦三:一成不变的痛苦,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经历,虽然很多人都强调稳定的重要性,但我认为,纯粹谈个人的生存问题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想想欧洲那些福利社会国家的穷人,他们可以说真的是衣食无忧,但他们人生的价值就是顺利的过完这一生,其实也很痛苦!我们不需要那种所谓,世界因你而不同的远大理想,但至少要在你自己眼中,因为有你的存在,世界似乎真的变化了一点点。那种每天都重复昨天的故事,带来的纠结感想想都会胸闷,可能时间久了会有麻痹感,但痛苦一直都在,因为我们都清楚,稳定只能来自内心,依靠外界的稳定都是暂时的,而内心的稳定需要经历更大不稳定的冲击方能形成。
痛苦四:无力掌控的痛苦,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琐碎的烦恼,说实话,大部分都无足轻重,比如堵车上班迟早、比如忽然停电不能洗澡、比如闪电造成电器损坏、比如同事间的小矛盾、邻里间的小冲突、孩子的顽皮、亲戚的不靠谱等等,但我们再回想下,我们所经历的种种痛苦,还有多少会让我们有触动,这和时间的关系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种痛苦感,就是无力控制的情绪反映,每个人遇到突发事件都会有这种挫败感。我想到一句话,能用钱解决的烦恼,都不算烦恼,未来遇到这些,我们深呼一口气就好,没啥大不了的!
人生的价值就是体验,痛苦的感觉,如同一个个记忆的刻度条,我们的成长来自度过的过程,假如还有回味,这种先苦后甜的感觉还是蛮值得期许的!同样,每个人也是被痛苦雕刻成现在的模样,这就像一个好故事背后的辛酸一样,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