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茂胜先生《葳蕤集》出版贺信


     欣闻鱼茂胜先生散文集葳蕤集》付梓,在此表示热烈祝贺!最近,因筹备由我省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事宜,公务缠身,不能亲自参加新书座谈会,甚为遗憾,权以贺信祝之,并向参会诸君问好!

蒲城这方热土,从不乏骄子人物,在历史潮流中发出时代强音。鱼茂胜先生出生于“四圣故里”白水县,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曾任蒲城县长之职,在蒲城工作了整整十年之久,并把家安置在这里。我看他的序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意思说“只要心安的地方便是故土”,可他何尝不是对蒲城这块热土情有独钟!他已然把根扎在这里,与这里的人民交融生息。

所谓“相由心生,有容乃大”。鱼茂胜先生给我留下了魁梧、质朴的深刻印象,我以为他是很有担当的党政领导。这次读他的新作,当是文如其人:婉约而深沉,细腻而大气,言之而有物,情重而意浓。如同喝百年杜康,有一种回味绵长的感觉;又如同咥蒲城水盆,带一种酣畅淋漓的心情。也许,把美文与吃喝类比不太恰当,可在乡村记忆里,五十以上者哪个没有过饥饿的感受——食是天大的事,文当然也是大事情。

从这角度讲,葳蕤集的出版就很有意义。这部很接地气的作品关注的多是家乡的人与事、山与水、情与景。人民性、人文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细细研读,那些乡村往事与时代变迁结合得如此真实,那么真情,令人生发出诸多感慨。我想,这不仅仅因为作者把人生经历当作了最好的写作素材,还与勤勉好学,善于思考的品行密不可分。写作是个苦差事,但只要潜下心来,就会乐在其中。鱼先生定从方块字里找到了乐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又何尝不是个人一辈子的写照如此规律,对于出生农家,专攻农学,从事三农,回归农园的鱼先生而言,再也熟悉不过了。我想,他取了这个雅致的书名,既有对成长的回首,又有对收获的企盼。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国民之精神,需要文化熏陶社会之风气需要文化。我以为,葳蕤集的出版,是对当前主流思想文化艺术的导读是作者家国情怀的真实流露。它不仅记录了个人成长轨迹,反映了时代风云变革,更是弘扬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而在这个秋意正浓的丰收季节里,举办葳蕤集座谈会,似乎更有意境。

据我所知,葳蕤集已是鱼茂胜先生的第二部作品,一位地方行政领导,退休后投身文学,多有建树,我深为他的毅力所敬佩葳蕤者,茂盛也!祝他在文学道路上继续潜心前行,创作更好的优秀作品,凝聚更大的精神力量,滋润人心,温暖世道!

                                    刘宽忍

                                丙申年中秋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