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吃粉时我在想什么?


  生命的80%我都在吃面食,所以日常生活里不是面、则是粉。

  所以各个粉面馆总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前几天忽然看见常去的粉馆要转让,心头一紧,寻思赶紧得去问问。

  我:“是真的要转让了呀”

  老板娘:“是呢,租金太高了,8000一个月”

  我:“那有想好新的选址在哪吗?”

  老板娘:“还没呢,先把店转出去再说”

  我:“在这个地儿经营了多长时间呢?”

  老板娘:“一年半了”

  我:“那一定还是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老顾客吧?”

  老板娘:“嗯,是挺多的,都觉得我们家好吃”

  我:“那丢了老顾客多可惜呀?”

  老板娘:“嗯,也没办法,只有看新的来接手的人怎么做了”

  我:“有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去通知老顾客搬迁后新的地址呢?”

  老板娘:“没有呢,只有在新地方开业了再好好经营”

  ……

  以上便是我和老板娘的对话在这段对话里,有各行各业传统实体店普遍面临的几个痛点:

  1.  租金高,加人工水电成本,最终为房东打工2.  客源无法沉淀3.  生意好坏受地缘影响程度大4.  受地域影响大,大多是附近的消费群体5.  靠促销和降价获得客源和流水 那么最后,我给到这样一个传统实体店老板娘最简单易操作的建议就是我帮她打印出自己的二维码,用这段时间的经营让忠实老客户扫码沉淀,而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搬迁后进行微信群发的通知,至少可以把一部分经营一年多的存量客户资源转换到自己新的门店中变现。老客户的转介绍又带来一部分新的客户群体。用存量资源去裂变增量资源。

  而另一方面,这段时间跟好多实体店和厂家的企业家沟通,谈到运营思维的升级,我的观点总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流量思维上升为核心用户思维。

  二是去中心化的思维:助力分享经济发挥效应。

  三是社群的管理及维护,打造情感认同。

  接下来的几期针对这三点也会有详尽的运营落地方案。

  最后吃完粉,下起了大雨,老板娘好心还送伞一把。

  我在想:虽然只是一个馆粉,但在一个特定领域内,只要比周围人领先一步、坚持、然后等待命运的眷顾。这个粉馆我也会持续的去关注,希望用所知道的知识去实在帮助到老板娘。

  文/重庆想不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