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情怀是什么?


  最近两天一直在贵州毕节进行考察,真正的去了解了一下我以前不太注意的一个行业——白酒,因为我对酒精有点儿过敏,导致我一直都对这个行业敬而远之,但是通过两天的考察让我喜欢上这个行业,喜欢上是源自于一群人的坚守和情怀。

  在中国白酒中只有酱香型白酒是不能来一点点价的,因为这种类型的酒你只要加了水,整个酒就没有办法喝了,所以所有的真正的酱香型白酒都是生产出来之后至少三年时间的储存才能够拿出来销售,也就只有这个时候这个酒才稍微能够喝。所以中国白酒的精华都是在于时间的沉淀和匠人用一生的付出才能够出来一坛好酒。

  昨天到毕节,我们开始谈论的是商务上的很多东西,但是作为这个白酒品牌的拥有者和我们谈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今年只能销售多少多少斤的白酒,超过这个数量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来供应。

  下午去到酒厂考察的时候,他们酒厂最大的一个生产车间都是空值在哪儿没有进行生产,只用了一个最小的车间在生产,这时候我就开始问同行的酒厂的负责人,你们一直在强调今年只能够卖出这么多的酒,那么如果销量起来以后这么大的车间不是可以用的吗?负责人笑着对我说,因为酱香型的酒和别的酒不一样,这种酒生产出来以后必须至少需要存放三年才能够拿到市场上销售,另外因为这两年整个白酒行业不景气,而且还有很多人以次充好,对于我们这种一直坚持做好酒的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所以那个大车间修好以后都没有怎么进行过生产,曾经也有不少的人建议我们也做一款50块钱以内的酒出来进行销售,这样可以很快的打开市场,但是几十块钱我们根本生产不出来,就连成本都差了很多,那样赔得更多!

  然后开始参观他们的酒库,真的被震撼到了,每天生产出来的酒不是把他们马上拿去灌装,而是小心的放在瓷坛子里面,然后把酒放到酒库里面,让时间来慢慢发酵,在酒库里面我看到了有今天刚生产出来储存的酒,并详细做好了标牌,也看到了有一年两年的正在等待着时间考验的酒,也有三五年的“陈酒”,再去到一个库房,我发现了存放了33年的老酒,酒厂的负责人小心的打开一个坛子,并且小心翼翼的取出一点出来,倒在杯子里,在他打开酒坛子的一瞬间一股酒香就从坛子里面飘了出来,到杯子里以后一看这时候的这个酒已经是浅黄色的了,到入杯子,我们所有同行人都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拿起小酒杯,慢慢的将酒倒入嘴里,把酒摊在舌头上,酒的各种感觉都涌现出来(因为本人不善喝酒,但是确实和别的酒有很大区别)。

  喝完酒再去参观他们的生成车间,整个车间都还采用原始的人工操作方法,1969年建成的窖池现在都还在沿用。后来还了解到这个酒厂是当年恩来总理亲自督建完成的,而且生物菌也是从茅台酒厂取过来开始生成的,为了就是弥补茅台的产能问题。

  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酒厂人的这份情怀,还有现在投资这个酒厂的这些企业家,他们每年宁愿赔出上千万的钱也要保持这份纯粹。最近可能是接触到有这种情怀的人太多,所以会有很多的感触,包括前两天提到的大贺有机的贺总,还是为这个酒厂、大贺有机的贺总这么一群人的坚守和情怀所感动。

  我也相信,所有这些人的付出将是我们社会以后的主旋律,会是我们和我们后辈人的财富,中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这份坚守和坚守的情怀了!

  想不到科技现在更加关心的是我们国人的这种匠心精神如何更好的让更多的国人知道并传承,而不是一味的羡慕日本人的匠心精神!